|
本报讯 (通讯员 谭炳辉)“作为主要负责人,对巡察反馈问题,要逐项认真整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日前,高密市委第二巡察整改量化评估组对相关部门单位开展了巡察整改“回头看”,当面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把脉问诊”,见人见事指出问题,最大限度提升巡察整改质效。 这是该市以巡察整改量化评估倒逼责任落实、推动问题整改的一个缩影。为客观评价巡察整改情况,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今年以来,高密市坚持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方式,探索制定《关于开展巡察整改质效评估的实施办法(试行)》,将主体责任落实、组织实施、整改成效和民主测评等4个方面细化为22项指标,统一评价“尺度”,科学评估整改实效,截至目前,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率99.4%。 量化评估工作在该市市委领导下进行,从纪委监委机关、组织部、巡察机构抽调人员组建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问卷调查、民主测评等方式,整体评与个体评、定性评与定量评、书面评与实地评相结合,多维度对整改期满6个月以上的党组织开展量化评估,将评估结果确定为“优秀”“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 对评估对象实行分类划档、差异管理,为党组织建设、干部管理使用等提供依据。该市纪委监委机关和市委组织部将评估情况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对“一般”等次的党组织负责人约谈提醒,对“差”等次的党组织负责人追责问责,持续增强巡察整改外部推动力和内生动力,确保问题整改“清零”。 “巡察监督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关键要看巡察成果能否得到充分运用。”该市市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针对巡察发现的系统性问题、共性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点对点”督促整改、专项整治面上共性问题等,先后推动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被巡察单位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规范12个,受到企业和群众一致好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