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8月9日全市平均降水量549.4毫米 |
比去年同期偏多37.8% |
|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凯)8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在东方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应急局负责人介绍我市2022年防汛工作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当日,今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49.4毫米,比去年同期398.7毫米偏多37.8%,比常年同期404.6毫米偏多35.8%。全市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达11.02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蓄水量9.22亿立方米多蓄1.8亿立方米。 潍坊市共有河流405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3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2条,有潍河、弥河、白浪河、小清河、胶莱河5条骨干河流。全市建有各类水库531座,拦河闸坝106座。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近200亿元,谋划实施了800余项重点水利工程,弥河、丹河等重点河流的部分河段防洪标准大幅提高,小清河干支流、跨市河道、县市区骨干河道系统治理,小型水库、病险水库全面除险加固。今年以来,启动高密胶河、安丘汶河等8条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完成41座小型病险水库、21座病险闸坝除险加固。完成8处城市低洼易涝点治理,改造90公里合流制管网等,全市11.29万个排水窨井盖,以及1212个低洼易涝点井盖,全部加装防坠网。 自6月1日进入汛期以来,全市共经历13次不同程度的降水过程,其中过程平均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2次,25至50毫米的4次,10至25毫米的7次,最大过程降水量为6月26日至27日的92.4毫米,最大小时雨强为6月26日临朐嵩山水库雨量站的114.5毫米,降雨频次多、雨量大。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为全力夯实防汛基础,我市建立了包含专家队伍、专业队伍、综合队伍、志愿队伍、后备队伍和基层队伍等六类队伍的防汛应急队伍体系。核实完成涵盖10个主要行业、25名专家的防汛抗旱专家信息;以市政府的名义公布了首批31支应急救援队伍;在全市153个镇街(园区)设立“联调联战行动党支部”,统筹镇街各类抢险力量。 目前,全市共有应急物资储备库22个。其中,市级防汛物资仓库实物储备袋类6万条、土工布44万平方米、钢管48吨,以及抢险设备247台(套);市级救灾物资库储备帐篷、折叠床、棉被等物资41.77万件(套)。市级抢险物资产能储备71.7万条(个)、砂石料3.5万吨等。同时,与辖区内消防、武警、军分区、解放军以及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队伍加强沟通联系、建立工作机制,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协调各类应急力量开展险情处置和搜救解困等应急处突工作。 市应急局提醒广大市民,汛期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到灾害性暴雨天气,尽量不要外出,不要到易发生山洪的河道、山谷等低洼区域游玩逗留。如果外出时遇到暴雨,要寻找安全地带避险防护,远离岸边、低洼地带、高压线路旁、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要服从交通指挥疏导,注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避开排水井、沟渠,切忌雨中骑车打伞。如果雨天驾车出行,要及时了解路况,注意下穿式立交桥、下沉路、涵洞等警戒标志,提前绕开积水路段,切不可强行通过。如果遇到险情要冷静沉着、果断应对,及时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求助,说明事发地点、险情程度、受灾受困人员情况,以便救援人员能及时施救解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