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林峰 通讯员 赵 璐 冷 雪 “要让那些常年在外的回来看时,找到以前的回忆,让村里的老人们有地方追诉血脉的起源,留下情怀,留住乡愁,打造村民的精神家园。”经济区孙家村第一书记王雪松说道。2021年底,王雪松到经济区孙家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走街串巷了解村情。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根据孙家村的文化氛围和群众需求,不仅修了路、改了厕所,还计划建设村史馆,通过村庄独特的文化进行育人管理。“王书记到我们村是来干实事的,把我们当成自己人,真心地想为村里做事。”孙家村村民孙兆强说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经济区通过选好、用好、管好第一书记,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多年来,经济区把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与强化村庄后备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因村派人、因人选村”的原则,不断提高选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全区人居环境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的潘家村,之前是辖区有名的“脏乱差”村,家家户户都有柴垛,卫生死角更是数不胜数。“我们村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村的人到了这儿都不敢相信如今我们的村庄变成这样,我们住着也更舒心。”潘家村村民潘秀英说道。 潘家村的改变,离不开第一书记作用的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后,通过强化村班子力量,把班子凝聚起来,利用网格化管理,分片包靠,让村班子的权威不断加强,让群众的信任不断提升,在为民服务中锻炼了班子履职能力,也把好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原先的后阙村村庄环境和村集体发展一团乱。在第一书记于晓东驻村后,他吃住都在村里,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针对前期村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实行了义务工派单、购物申请单制度,由群众进行监督,确保公平公正。村庄大小事项都向党员和村民代表公开,村级事务做到公开透明,凝聚起党员群众的力量,有效推动了村庄发展。如今的后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余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