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我国成功发射 遥感三十三号02星
提振士气 鼓舞斗志 全力冲刺项目建设年度任务目标
新赛道上,潍坊产业如何“优”?
江敦涛刘运 会见凯盛科技集团客人
刘运出席首届国际农业 服务贸易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潍坊市政府与北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练好文化“内功” 为科技创新赋能
2022年09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赛道上,潍坊产业如何“优”?
  福田汽车山东超级卡车工厂职工在组装卡车。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晓光 摄



  编者按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与命脉。我市以农业和制造业“双强”著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全市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短板弱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省委、省政府“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市委对全市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规划和部署,要求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一起做,以“五个优化”、产业组织理念和“六个一”平台招引机制为主要理念、主要方法、主要路径,加快实现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新兴产业“换道超车”。这一部署为全市产业发展指明了路径,汇聚起向新向上的新动能,必将成就潍坊产业焕新的接续跨越。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
             刘杰 方文婷

  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潍坊的工业有过辉煌,也有过低潮,在制造业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潍坊再度迎来了重塑辉煌的新机遇。
  近年来,潍坊市紧扣“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新旧动能转换以来,加快“腾笼换鸟”,攻坚克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制造业强市建设新跨越。
  今年以来,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背负着“冠军之城”盛名的潍坊制造业该如何走,才能行稳致远?答好这张新答卷又该从哪里开笔写起?
  7月31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勇于创新,坚持“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一起做,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生态、优化提升经济效益“五个优化”,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谋划布局新兴产业,加快实现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新兴产业“换道超车”。
  一个“优”,一个“扩”,两字折射出潍坊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打法。“优存量”“扩增量”正成为潍坊这座城市产业发展的主基调。
制造强国 潍坊担当
  潍坊在山东发展格局中,位置何在?可以概括为“124”,即农业发展水平第1,工业发展水平第2,经济总量第4。潍坊制造业总量约占全省的10%、全国的1%,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1万亿元,与青岛一起成为全省两个过万亿的城市。
  工业强,则经济强。从国际层面看,能否在先进制造业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与核心竞争力。从国内层面看,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先进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只有把自身放到国家发展大背景下,放到山东发展大势中,才能准确把握潍坊的发展现状。制造业作为潍坊的当家产业、优势产业,其发展规模决定着潍坊在全国中等城市方阵和山东发展格局中的位次。
  潍坊制造业历史悠久积淀厚重,门类齐全体量较大,科技引领不断创新,优质企业崛起成峰,产业汇聚集群竞争,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呈现“厚、大、新、优、聚、融”的鲜明特点。
  有长板并非一劳永逸,面对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面对新发展格局构建、新竞争优势重塑的发展潮流,“涛声依旧”就会输在时代的大潮里,固步自封就会不进而退出现地区“代差”。
  躬身入局、勇于破局。有着创新基因的潍坊认知清晰:最需要的是高境界高标准和永不懈怠的斗争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地立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高标准,走出“舒适区”,自我加压、奋起直追,以汗水拼出发展实效,以“人人都是开拓者”的奋斗姿态拼出潍坊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新天地。
  如果给潍坊工业画像,有人说潍坊是冠军之城。潍坊有国家级“单项冠军”17家,省级“单项冠军”83家,“隐形冠军”64家,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被誉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
  如何让“单项冠军”把“一米宽”市场做到“百米深”?如何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实现存量“焕新”,进而驶入新赛道、成就“新风口”?
  就拿“独角兽”企业来说,人们习惯这样说,全市唯一的省级“独角兽”,这意味着省级“独角兽”全市只有一家,反观其他地市,对标外地工业强市,要做的精细文章还有很多,工业强市的步伐还要再加快加大。
  令人欣喜的是,就在8月26日,潍坊市(高新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暨高热效率发动机电控总成系统项目开工活动。当天,高热效率发动机电控总成系统项目开工,由全市唯一的省级“独角兽”企业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主要应用于船舶、商用车和乘用车、新能源三大领域,计划2023年10月建成,全部达产后,五年内产值预计达到100亿元。
  力创科技作为全国唯一的CCS船舶电控系统全谱系认证企业,专注先进内燃机和新能源领域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国产化替代,已成为康明斯、潍柴动力、卡特彼勒、中国重汽等龙头企业供应商,成功配套船舶领域国内全部五家主机厂,是世界最大内燃机企业康明斯新能源的全球唯一供应商。

  “力争2023年科创板上市,发展成为全球一流的发动机电控总成技术供应商,在我们潍坊打造中国的‘博世’。”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坚定不移扛起潍坊担当。站上新的起点,伴随着传统产业的振兴,一个新旧动能此长彼消的潍坊正在崛起!
新思路 新动力
  在铺开的一条条新赛道上,潍坊工业强市的雄心照进现实。
  直到今天,潍坊人仍为30多年前的中国“动力城、纺织城、电子城、农机城”名号自豪,也为诞生于此的新中国第一个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汉字激光照排激动。
  但是没有永远的冠军。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潍坊一直在奔向冠军的路上。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中,潍坊排名第41位,扬州排第30位。
  2021年,扬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96.4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07.37亿元。去年,潍坊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31.4亿元。2021年,扬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利润总额增长53.1%;潍坊营业收入增长21.7%,利润总额增长9.5%。这说明,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潍坊与前30强还有一定差距。
  有差距就要找出路、找思路,在潍坊制造业发展的进程中,更需要新思考和新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谁排斥创新、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被淘汰出局,这是实践中得来的硬道理。
  传统产业占比高,转型发展任务重、空间大,是破局求变的重中之重,亟需求新求变的新打法、新战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关键靠各级各类优质企业。
  “亩均论英雄”、行业龙头企业群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群培育、制造服务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管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晓东在工信系统近四十年,对潍坊近几年出台的政策文件如数家珍。
  “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主导推动优质企业“育苗造林”“千百十”等梯次培育工程的孙晓东认为,如此,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才能促进潍坊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一个产业的起伏发展,往往能昭示出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为全省制造业头部城市的潍坊,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链的形成贡献了“潍坊力量”。
  打造国际动力城!潍坊的雄心和豪情众所周知,由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串起的动力装备产业链被誉为黄金动力产业链,是潍坊市15条产业链中最为强悍的一条。
  潍坊的食品加工产业链正以产业优化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从原料供应、市场主体、产业园区、冷链物流、食品机械、平台支撑等若干层面审视潍坊预制菜,人们更多地看到了这一产业兴起的历史逻辑。
  从产业逻辑看,预制菜则是一盘产业大棋。用“工业锅”炒好预制菜,这是潍坊传统农业做增量文章的一个生动实践,也是对潍坊这个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共荣的“双竞之城”做好融合加法的一个深度启发。
  相对潍坊先进制造业正在形成“单项冠军”群体效应的新逻辑,对表“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潍坊预制菜在蓝海的分量还不足以撑起“全国制造业看山东、山东制造业看潍坊”的新招牌。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潍坊,理应拿出更多符合市场逻辑的工业思维和创新思维,赋予潍坊预制菜更多潍坊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和品质基因。
  将数字、智能、绿色植入传统产业发展基因之中,会带来怎样的产业嬗变?眼下,潍坊正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致力打通农业“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不断拓展“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
  一个“优”字,还意味着跟最优者比、向最高处攀,比别人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已经64岁的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老树萌芽的坚韧可见一斑。
  起步于乡镇铁木厂,目前研发的“空气悬浮轴承”“高速永磁电机”等高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我们对标的是国际巨头,我们有自己的很多优势,比如,开发周期是他们的1/10,部分型号技术优于他们,交货期更能保证等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良表示,今年公司不仅为国内龙头发动机厂配套的产品数量增多,而且出口大幅增加。
  新思路呼唤新动力,“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对于乘势而上推进潍坊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犹如当春好雨,必将为潍坊动能转换、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注入新的持续动力。
弯道超车 逐梦未来
  当前的潍坊,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抓住机遇,补齐短板,为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又该如何超越自我,把潍坊发展推向新高度?
  思深方益远。环视潍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有潜力、有机遇、有保障。如何加快传统产业“弯道超车”,让潍坊工业在逐梦未来的新赛道上铿锵前行?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模式和理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是该不该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快做、做好的“必答题”。
  比如钢铁行业,潍坊机械装备制造业对各类钢材需求旺盛。就地转型升级、推动特种金属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潍坊特钢集团瞄准行业短板,专攻“专精特新”,围绕“特”字做文章,盯紧市场前沿突破卡脖子技术。目前,拥有有效专利85项,逐渐占领国内外细分领域高精尖市场。帘线钢、胎圈钢丝专用钢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首选原材料。
  打开传统产业这座金矿的钥匙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坊子区铸造产业拿到了这套钥匙。
  作为潍坊铸造业重镇,坊子区近年来开展了铸造企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发挥机械研究总院、山东省绿色铸造平台、中国铸造协会的作用,引入工业设计、模具制备、共享工厂等业态,从铸造材料、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生产模式等方面系统化推进铸造业转型升级,铸造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迈向“高大上”。工信部、中铸协在全国推广铸造业转型“坊子模式”。
  不在低端抢饭吃,要在高端有作为。立足于空间、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昌邑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精耕细作,培育了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纺织超纤、生态食品4大产业链条,推动制造业整体迈向中高端。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745亿元、664亿元,增速均超过30%。
  补齐“短板”,木桶才能盛更多水。从体量来讲,传统产业仍然是潍坊经济的“压舱石”,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创新绿色“优存量”上下功夫,就是要围绕技术工艺、产品体系、产品质量、产业链条、经济效益“五个优化”主攻方向,对机械、化工、纺织、食品、造纸等优势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加快推动潍坊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破旧立新彰显主动变革的魄力和勇气,壮士断腕赢得勇立潮头的境界,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腾挪出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潍坊压减炼油产能210万吨、化肥(合成氨)产能31万吨、轮胎(斜交胎)产能630万条(折标准胎)。关停转产化工企业759家,建设化工园区9个,全市化工企业入园率达41%;关停铸造企业295家,淘汰落后熔炉912台,打造了铸造行业“1+2”共享模式。1月14日,潍坊市绿色铸造产业联盟成立,立起了行业“绿色盾牌”。
  发展底色调“绿”,结构调“优”,产业调“轻”,“新马达”已经发动,潍坊,传统产业在加速创新绿色优存量中焕发青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