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桂红
2022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纪念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为我们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宝贵经验。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积贫积弱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决定性的因素是在抗日战争这座熔炉的淬炼下,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众志成城、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精神,已经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抗日战争不仅挽救民族于危亡,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伟大抗战精神。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尤其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坚信:只要精神在,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再强的敌人,我们也能战胜!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体现在引领方向、明确方针、制定战略、指挥战争、团结力量、凝聚民心等很多方面。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下了《论持久战》这部不朽的军事著作。这部著作的非凡之处,在于科学预见了中国抗日战争必经的三个阶段,并对具体战法提出了独到见解,为抗战勾画出清晰的“路线图”。《论持久战》成为赢得抗战胜利的指路明灯。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当前,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处。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当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从来没有哪个事件能像抗日战争这样,把整个中华民族动员得如此彻底、如此广泛!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不论是民族救亡还是民族复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都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新的征程上,我们14亿多中国人民,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团结奋斗中继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但是为中华民族自身生存而战,也是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反法西斯事业而战,得到了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帮助。苏联是最早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美国、英国、法国等也提供了对华援助,朝鲜、越南、加拿大等国的大批反法西斯战士直接来华参战,很多外国友人的感人事迹至今仍然在中国广泛流传。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支持者、维护者和推动者。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今,这一理念已经写入了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 (作者单位:中共高密市委党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