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学习之风满凤城
完善服务实惠居民
寿光为弱势群体打造“幸福港湾”
您的建议 我们的动力
林效敬同志逝世
刘玉理同志逝世
一心为民谱新篇
临朐举办中心村支部书记培训班
团市委举办慰问农民工系列文艺晚会
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将全面免费开放
我市着力治理53项重点废气工程
2011年08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心为民谱新篇



  行走在潍坊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各级机关干部的身影:他们吃住在农村,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农户炕头,修路打井、扶贫济困、助民致富……一个个跃动的身影,与乡村风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动感十足的和谐画面。
  今年以来,潍坊市在市、县、镇三级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开展“包村联户”活动,2192个部门、单位共帮扶4142个村,47758名党员干部结对联系27094户困难群众,帮扶总投入达6009.76万元。
带强村级班子,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寿光市古城街道刘家崖村曾是一个上访村。包村工作组进驻后,通过多次召开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按照大多数村民意愿,通过法定程序,重新组建了新的村“两委”班子;之后,他们又帮助多方筹措资金将借款全部兑付到村民手中。曾经参与上访的村民刘茂庆说:“现在,吃喝全部没有了,花的每一分钱,也都明明白白地公布出来,村干部这么做,我们才信服。”
  潍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泽浦说,包村工作组按照“三高三强”的标准要求,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把那些有本事、廉洁公正的人选拔进村级班子,夯实农村发展的组织基础。各包村工作组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采取内部挖潜、人才回请、公推直选等方式,配合所驻镇街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为村里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
办实事解难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全村老少靠买水吃买了10多年,现在终于喝上了自来水。”6月15日,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太保庄街道石龙河村的村民兴奋地说。该村地处偏远,由于地质的原因,村里一直没能打出深水井。潍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包村工作组驻村后,投资为村里打了一眼深机井,并为210户村民通上了自来水,不但为村民解决了生活用水,而且解决了几十亩经济田的浇水问题。
  各包村部门和联户党员干部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协调资金、争取项目,集中精力解决一件或几件诸如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大调研、大排查、大走访”活动,包村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包村工作组深入村庄调研排查,党员干部到联系户走访慰问,对群众的所思所盼列出单子、排出计划,明确责任、加快落实,让群众尽快感受到变化。
壮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包村干部摸清村里的支柱产业、收入来源、区位优势、地理环境等因素,找准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帮助理清思路,制定规划,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主动牵线搭桥,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兴办各类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创办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以优质高效的产业化服务,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依法、有序流转,不断扩大土地规模化经营,走生态高效的发展路子。组织专家、农技人员到村传授种养技术,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20多期;
  培训农民13000多人,组织1000多人次外出考察果树基地、养殖基地,引进养殖项目、优良品种;帮助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17个,帮建蔬菜大棚近800多个,调整产业结构7000多亩;探索引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股份制等改革,盘活现有资产,做好合作开发文章,努力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化解农村矛盾,促进村庄和谐
  我市各级驻村和联户党员干部全力靠上,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积极理顺群众情绪,确保所包村不发生严重的治安、刑事案件或集体上访事件。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行以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帮助村里健全完善群众意愿表达、重大事项决策、村务党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下乡”活动,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工作,组织开展“和谐村庄”、“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时代正气,倡树文明新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