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发展设施农业促农业结构调整
“唱响安丘”:文化品牌活力无限
我市收回闲置土地820亩
寿光党务公开实现常态化
临朐城关街道做好党务公开结合文章
奎文工商扎实推进廉政建设
贫水村有了“甘露泉”
我市开展地下开采矿山企业停产撤人演练活动
我市安监系统开展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活动
我市对液氯生产储存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
我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2011年08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贫水村有了“甘露泉”
——市妇联包村帮扶组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韩立新   实习生 岳箐箐 通讯员 丁琳
  青州市王坟镇党家村地处深山,在今年春节前,还是个没有自己的饮水井,吃水要到千米之外的邻村取水的小村子。村里多次想打井均因资金不到位、出水保险系数小而搁浅。市妇联包村帮扶组来了,给村里打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口井,贫水村有了“甘露泉”。
  市妇联确定包靠党家村后,把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作为包村工作首要任务和关注民生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千方百计找水源,克服困难抓落实。“最大的渴望是快打出井,最大的压力是担心抽不到水。”市妇联负责人说,“我们在协调青州市妇联、青州女企业家筹集启动资金10万元后,天寒地冻的时节,开始打井。” 
  回想起当时打井的情况,市妇联包村组负责人、市妇联副主席吕梅贞历历在目。“党家村地质特殊,不足两米土层下就是岩石,打井难度大,相当于在青石岩上钻石臼,加上天寒地冻,人工难找,每天进度不足3米,轴承、钻头、电缆经常坏,预计40天的工期,实际用了70天。终于在今年元旦后,打出了深度260米,日出水量240立方米的高水质饮水井,并安装了水泵。”
  “你看,这就是我们打的井,”吕梅贞带记者来到水井处。记者看到,井边立着村民立下的纪念碑和钻出来的石柱。记者虽没有经历当时出水的时刻,但对于一个从没有自己水井的村子,见到清澈的水汩汩往外冒,人们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今年春节后,市妇联协调潍坊市公共事业处进行水样检测,水质完全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在青州国土资源局支持下,于今年3月底引水入户,彻底解决了该村吃水难题。
  党家村村委会主任杨春华对记者说:“能吃上自己村的水,是我们党家村人做梦也不敢想的事,但是潍坊市妇联来了,他们真的做到了。他们的到来,让我们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