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土资源
 
标题导航
真情织“网”赢民心
中秋节前送温暖
全市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93.97亿元
寒亭万名志愿者擎起“文明伞”
高密打造“一园一区一品”农牧结合新模式
秦德和同志逝世
潍城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成果丰硕
我市全面推行城市供水水质报告制度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潍坊市2010年市级财政决算的决议
搏击商海逞英豪
2011年08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合资源 全面覆盖
寒亭万名志愿者擎起“文明伞”



  本报讯 (刘志伟 杜在健)日前,一群百度寒亭贴吧热心网友将募集到的3800元钱,送到了开元街道黄埠社区庞新港手中,帮其解决了上大学的费用。据贴吧网友“爱他就让他自由”介绍,从把庞新港的事迹发到贴吧到组织网友募捐,短短三天就有30多位网友参与。帮扶高效快速、互动性强,成为寒亭区志愿者队伍的特点,而这得益于寒亭构建的“志愿全覆盖”网络。
  近年来,为有效整合志愿者资源,寒亭成立了区志愿者协会,由区文明委统一领导,解决了先前志愿分队各自为战的问题。协会下属有职工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网络志愿者、公务员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等10支总队共166支服务队,形成了区、街道和社区的“2+1”式二级管理一级服务的志愿工作运行结构。统一的领导,实现了志愿服务活动由依靠组织推动向社会成员自觉参与转变、由集中突击性活动向常态化转变、由单一物质服务向全方位精神抚慰转变。据介绍,寒亭区的志愿服务已覆盖家庭教育、法律咨询、交通协管、文化活动等方面,注册者达12000余人,占城区人口总数的15%,273个志愿服务站完全覆盖了城区10个社区。
  为让志愿者“全员上线”,该区在对外重要交流网站寒亭宣传网上开辟志愿者专栏,用网络架起功能强大的互动交流平台。在网上,区志愿者协会及时收集志愿服务信息,通过志愿者注册后台管理系统,及时发布服务信息,让广大志愿者在平台上快速检索适合自己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的严谨和网络的互动,让志愿服务空前活跃。
  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1小时”活动成为志愿形象典型。每个周一的早上,公务员志愿者在城区公交站点、广场公园、交通路口等人员集聚区集中上岗,进行文明引导和劝阻,以每人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的工作量,对志愿服务起到了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
  “当志愿服务汇聚成一种有力的文明现象时,便以文化引导的方式,承担起了管理社会的责任。”该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范连军如是说。该区志愿服务正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成为社会管理中社会公德教育缺位的有效补充方式。
  该区抓住城市组合单元中的社区枢纽,依据社区内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平台和资源,开辟志愿公益岗位,以梯次管理强化分类对接,发挥志愿洼地的先天作用。在对接中,教师与城乡结合部社区对接的“特殊群体学生关爱计划”,给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提供教育扶助、心理疏导;城乡59处社区与区宣讲团对接的“名师宣讲直通车”,每年定期为社区居民传授法律、维权、科普、医疗等方面的知识;青少年的“志愿实践助我成长”等,共计30余项对接成功的“秘方”融入城市管理,志愿者逐渐发挥出了在公共空间中的“润滑剂”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志愿者参与大型活动、公益活动等社会管理服务的技能和素质,志愿者协会按照项目服务分类,依托行业协会、市民学校,采取专家授课、座谈交流、志愿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对口培训12000人次,推动志愿服务管理上位。
  在寒亭区,“文明在我心中”已不仅是一枚标识志愿者身份的小胸章,而且也成为一种民间责任身份认同的共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