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有一群最美的普通人 |
本报记者 苏保温 通讯员 郑秀宝 |
|
青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民风淳朴,在这里爱的感动每天都在发生。也许他们都很普通,但为了自己心中那份爱和坚持,在漫长的岁月中用自己的行动与命运抗争,演绎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邱凤云:带着前夫改嫁 邱凤云是青州王坟镇崮后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女。10年前她的丈夫赵树文遭遇车祸瘫痪在床,因为治病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为了维持这个家,邱凤云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但是辛苦赚来的钱也只是杯水车薪,思来想去,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前夫和儿子改嫁。 记者来到她现在的丈夫许万国家时,她刚从地里回来,正在给前夫喂水,床边摆着两张椅子,她解释说是为了避免前夫不小心摔下床。提起许万国,邱凤云一脸感激,“他出去打工了,赵树文的医疗费开支不小,孩子上学也得花钱,家里开销很紧张。但他从不跟俺计较这些,对俺们非常好。”她说,“现在赵树文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太好,弟弟还一直患有精神病,俺经常带着孩子去看他们,虽然俺们条件也不好,但还是要尽力地照顾他们。”现在赵树文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开支也越来越大,但邱凤云说她会一直这样照顾下去,决不放弃。 陈青青:成为丈夫的第二个肺 陈青青家住青州东坝镇西十里村,2009年丈夫不幸患上了渐冻症,每天只能靠家人按压胸膛来呼吸,不能间隔20秒,从此,她成了丈夫的第二个肺。 来到陈青青家时,她正在为丈夫按压胸口,一停不停。这是一所破旧的房子,由于没时间收拾,屋里显得凌乱不堪。床头上贴着六岁女儿的奖状,“看到奖状,爸爸的病就能快点好起来。”女儿在一旁乖巧地说。丈夫的病花光了所有积蓄,为了照顾丈夫,陈青青连打扫卫生的时间都没有,家里失去了所有经济来源,已经山穷水尽了。“为了让老公活下去,让女儿有一个完整的家,吃多少苦,受多少累,我都会坚持下去。”陈青青告诉记者。 卜范忠:抚养弟弟的遗孤 卜范忠家住王府街道前石皋村,16年前,他的弟弟、弟媳相继去世,留下年仅4岁的卜果祥和比他大6岁的姐姐相依为命。卜范忠虽然家里经济情况也不好,但又舍不得把孩子送人,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把孩子接到自己家抚养。16年过去了,卜果祥的姐姐即将结婚,而他自己也以优异的成绩被山东农业大学录取。 记者来到卜范忠家时,他正背着喷雾器回家,背佝偻着,头发也已花白。正屋里地上的红砖早已褪色,雪白的墙壁也不再光鲜,屋里的摆设也极其简单陈旧。听卜范忠说,当初收养他们姐弟俩时,他已经快五十岁了,老伴的身体也一直不好,本来以为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可以享福了,没想到弟弟家出了这样的事。“不管怎么说,照顾这俩孩子是俺们的责任啊。为了供孩子上学俺常年在外当建筑工人,好不容易才把这俩孩子拉扯大。果祥这孩子有出息啊,今年考上了大学,俺们都很高兴,砸锅卖铁也得帮孩子凑够学费,不能耽误孩子的前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