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发现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苏州宋家坟古墓引人关注
展现美姬传奇人生
临朐惊现北魏古墓
潍县老字号商铺寻踪
2011年09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讲风水地形 只讲日出日落
临朐惊现北魏古墓
  魏砖图案




  近日,在临朐县东城街道毕家沟村建筑工地上挖掘出一座千年古墓。 
  古墓位于毕家沟村王家林地块,距地表有2米厚封土,墓室呈圆形、椎体,顶部似穹窿状发券,没有灰沙粘合,皆用青砖垒砌。墓室直径2米有余,墓室壁高2米,锥顶高度约2.5米,正东侧墓壁上方有一壁龛,其上用两块整砖覆盖,估计是油灯置放处。坟中出土2个陶碗,被民工抢走。从青砖的硬度、裂纹判断:不是用禾草烧制,而是用棍棒木柴烧成。  砌坟青砖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无字、无图案的普通青砖,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6厘米;第二种是长30厘米,宽14厘米,厚6厘米。在6厘米×14厘米处顶端有凸起图案,状如太阳四射光芒;第三种是长30厘米,宽14.5厘米,厚6厘米。在6厘米×14.5厘米处顶端有凸起阳文:“魏太和十一年”六个反字。从砖字分析,是在木制的砖坯模具上阴刻“魏太和十一年”六字,从而在砖头上出现了六个反字。查诸史籍,魏太和十一年应为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元宏的年号,相当于公元487年,距今已有1524年的历史。 
  根据墓室圆形、椎体和葬俗判断:墓主应是鲜卑族拓跋氏,他们本为游牧民族,惯住毡篷,便于迁徙。其毡篷类似于蒙古包,所以其葬俗依然是蒙古包式地下建筑。 
  古墓所在地形北高南低,按照汉族葬俗,应该是依山面水行穴,即头在北,脚在南。而此墓却是头在东,脚在西。联系墓砖图案状如太阳四射光芒,可能头东脚西是对东方旭日的崇拜,他们缘起游牧,居无定所,不讲风水地形,只讲日出日落,所以才有别于汉族葬俗。 王新生 张铭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