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阳光下的微笑
市委党校2011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
我市成为全省首批“区域集优”债务融资试点城市
首届全市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启动
山东秋收机械跨区作业免通行费
潍坊学院师德建设大讨论再结硕果
我市农业科技服务日趋现代化
9月22日将开展城市无车日活动
昌乐打工仔纷纷返乡就业
2011年09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光下的微笑
——潍城区党务公开在“问诺行”中赢民心



  □本报记者 刘伟 
  通讯员 季兵 韩云超  

  秋意正浓,风景如画。
  行进在潍城区,但见机关单位、村庄社区,一块块整洁醒目的党务政务公开栏在秋阳下熠熠生辉。重大决策、人事任免、财务状况等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难点问题,在公开栏里一目了然。
  潍城坚持为民惠民,创新实施“问”“诺”“行”三步工作法,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党员、群众心里亮堂、脸上生笑。党务公开成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利器。
问计民生
打开党务公开互动空间

  在问计民生中开展党务公开。该区建立192个党务公开栏、82人组成的新闻发布平台、涵盖620名党员干部的飞信、26个电子显示屏、2个电视及网络专栏,并畅通书记区长信箱、民情恳谈会、网上民生、领导干部接访、热线电话渠道,公开事项5600余项,倾听群众呼声,问计于民,先后收到建言献策1600余条,采纳建议42条,解答群众问题1300余条。 
  在潘里村,“两委”班子主动入户问计于民,坚持每月15日晚召开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群众等100多人参加的例会,重要事项研究、重大项目开支等均征求党员群众意见。该区坚持重大事项问计于民。根据群众知情需要,潍城区认真梳理公开50项党纪条规、法律法规,65项家电下乡、惠农补贴等惠民政策,“十大民生”举措,通过有关会议、印制手册、热线解答等形式全面公开,提高党员群众知晓率,解决党员群众政策上的难题800余例。
取信于民
在公开承诺中服务群众

  他们以服务群众为着力点,大力开展承诺、践诺、评诺活动,搭建起党务公开为群众服务平台。开展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组织各级党组织采取“上墙、上栏、上网、上台”形式,公开干部素质提升承诺、单位服务承诺、岗位廉政承诺。确定每月15日为党务公开日、20日为党员服务日,组织开展阳光党务一条街活动,引导党员“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行政执法部门压缩审批事项、缩短办事流程,对办理全程实行面对面公开、零距离服务。街道村居推行12343民生直通服务站、老年补贴购物卡、老年食堂、会所、四点半学校、便民联系卡等便民举措,实现党员群众的诉求全程代理。
  崔家村把财务公开作为承诺的首要事项,每天对财务收支进行登记,月底一家一张明白纸公开到户,年底12个月财务清单形成完整详实账本,村里干什么事、收多少、支多少,大家心里一清二楚,群众对干部高度信任。
躬亲为民
在实践中落实公开内容

  党务公开,更重实践。潍城区坚持惠民利民,以解决收集整理的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把党务公开真正打造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他们先后完成8个旧居住区改造,改善5万人生活居住条件;1755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实施,解决低收入家庭困难问题;161个村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潘里村成立全市首个村级扶贫帮困协会,解决了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北乐埠村打井引水工程,解决了村民多年来吃不上“放心水”的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各级通过公开收集整理群众关心的问题2000余个,帮助群众解决交通、吃水、用电、上学、就医、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1800余件。开展“包村联户”,3200名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进村入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推行“现场工作法”,组织“项目建设百日集中会战”,171个过千万元重点项目开工145个,完成投资60.7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