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新规 |
让二手烟离我们越来越远 |
本报记者 周兴亮 |
|
今年5月1日,卫生部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实施,《细则》规定,在全国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截至今日,《细则》实施已近5个月,记者采访中发现,我市公共场所戒烟情况较好,市民戒烟积极性提高,二手烟离我们越来越远。 医院车站酒店情况良好 医院、车站、星级酒店不仅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更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窗口,那么在这些窗口单位,戒烟情况又是怎样呢?采访中记者发现,我市各大医院、车站和星级酒店戒烟情况良好,室内张贴有醒目的戒烟标识,卫生、服务人员也会对室内吸烟的市民进行劝阻。目前,我市已全面启动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活动,并在部分重点医院设立戒烟门诊,为戒烟的市民提供专业帮助。几大车站也结合创城工作加大了对室内吸烟的管理,星级酒店大堂内不再摆设烟灰缸。 对此,市民普遍叫好,“以前等车的时候,就遇到过有些乘客不管别人感受,在候车厅吞云吐雾,很讨厌。现在卫生好了,空气也清新,这是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一位等车的女士告诉记者。 餐厅出租车情况有所好转 我市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戒烟形势良好,以往一些小餐馆及出租车内吸烟的状况也有所好转。与以往不同,餐馆经营者和出租车师傅逐渐意识到,干净整洁的环境对顾客也是一种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他们逐渐放下担心提倡无烟影响经营的包袱,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在虞河路某咖啡馆,记者询问服务人员是否对吸烟顾客进行劝阻时,他表示,原本担心会影响到经营收入,但经过一段时间发现,顾客对就餐时有人吸烟非常反感,反而失去更多的顾客,所以现在一般会进行劝阻。玄师傅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对记者说:“我们有规定不能在车内吸烟,再说谁也不愿意乘坐有烟味的出租车,有时候乘客上车吸烟,我都会提醒他们车内不准吸烟,顾客一般也会配合”。 烟民戒烟主动性提高 无论是以哪种方式推行戒烟,他的执行对象和重点永远是烟民,只有烟民管住了伸向烟卷的手,才能做到真正的远离香烟。记者与很多烟民交谈中发现,多数的烟民对吸烟的危害认识日益提高,而且多数人准备戒烟。究其原因,一是整个社会提倡戒烟的呼声越来越高,戒烟已成为主流共识。二是吸烟对自身和他人带来的危害,让吸烟者有所顾忌。从事个体经营的杜先生就说:“以前谈生意都说,喝酒、敬烟能拉近距离,但现在人们对这些东西已经不是很在意,强行敬烟敬酒反而让人反感,所以我就下决心把烟戒掉了。” 部分烟民表示,主要是凭借自我控制和借助戒烟产品的帮助来戒烟。记者在福寿街一家药房看到,店内有很多的戒烟产品,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工作人员介绍,戒烟产品购买者多数是中老年人,而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