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孔嘉 通讯员 王有志 陈康伟 10月5日上午10点多,高密市阚家镇西姜戈庄村响起了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在停满农机的大院子里,站满了从附近赶来的农民。他们谈论着刘斌业与刘际勇这对父子兵带领村民成立农机合作社的事情。 “俺是邻村的。听说今天老刘领头成立的农机合作社揭牌,赶过来祝贺一下。”一位农民指着人群中央的中年人说。中年人叫刘斌业,如今在四乡八疃可是“大明星”。作为农机大户的刘斌业,十多年来,开着农机为村民提供服务,成了当地村民农业生产的“及时雨”。每到大忙时节,村民都去找“西姜戈庄村的老刘”帮忙。 随着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高密市惠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牌子被揭开。人们发现,墙上写着合作社理事长是刘际勇,而刘斌业只是一个理事。 刘斌业拉过身旁一位青年人介绍:“这是我儿子刘际勇,现在能耐比我大多了。以后就让他为乡亲们服务。”合作社理事庄成国说:“刘际勇可是个‘土农机专家’,能把买回来的成品机械进行改良,现在我们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收庄稼不再压秸秆了,老少爷们都抢着用。”另一位理事说:“虽然小刘是社员中年龄最小的,但是他当理事长俺们都服气。年轻人带着俺们干,会更有劲头!”据了解,近几年,刘际勇一直驾驶机械与父亲“南征北战”,现在他的驾驶操作技术丝毫不比父亲差。 接着,村民们问起农机合作社以后怎样发展、如何加入合作社等问题,刘际勇都一一回答。合作社的社员们纷纷说,以后咱们跟着他干,日子孬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