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位优势 依托丰富资源 |
昌邑“转身向海”打造蓝色经济崛起带 |
|
|
本报讯 (代选庆 李生涛 王鲁兵)今年以来,面对“黄蓝”两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昌邑市推进滨海经济开发力度空前,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新扩区域正在建设的恒昌机械、柯诺美装新材料等32个重点项目进展迅猛,有力地推动了“滨海昌邑”的快速崛起。该市抢抓机遇,以“转身向海”的胆识和气魄,倾全市之力将滨海打造成经济增长的新载体,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昌邑地处“黄蓝”两区叠加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滨海资源丰富,海盐和溴素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的4万亩柽柳林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筑起了一道天然生态屏障。该市新调整出近3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并基本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大发展的框架不断完善,承接大项目、好项目的条件得到加强。在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与区位优势面前,昌邑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蓝色战略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放眼长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该市借鉴先进城市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不断创先争优,坚持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先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整合该市行政资源服务滨海发展,今年更是进一步加快了交通、港口、能源、变电站、热力、消防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投入100亿元以上,以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吸引大项目落户聚集。 落户昌邑滨海的“龙头”项目海天生物公司从渤海引入海水穿梭于冷却系统,之后被制成原盐、溴素等,原盐用于生产纯碱,纯碱又供给邻近的泉鑫科技、汉兴医药、横店家园等企业作为原料使用。已投产的安利兴生物质发电、华能风力发电、泉达500MW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等新能源项目又给海洋化工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持。这些生产环节环环相扣、协调发展,形成了一张资源循环利用的海洋化工生态“互联网”。通过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滨海大循环,培植壮大了盐及盐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被中国染料协会确定为“中国染色化学品产业园区”。 打通海上通道是昌邑“转身向海”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环节,该市的港口建设已迈出坚实步伐。下营渔港已完成扩建,成为一级渔港,正积极向国家中心渔港迈进。潍坊港东港区(下营港)的建设也提上日程,该市已与鄂尔多斯投资集团签署协议,一期工程投资100亿元,建设万吨级泊位12个,打造以运输煤炭、石油、铁矿石、盐及盐化工等为主的千万吨规模的现代物流基地。建成后,该港将成为昌邑扩大对外开放、繁荣海洋经济、加快滨海开发的“桥头堡”。 “‘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使我们的项目仅用了5个月就顺利安家,投产后当地的服务更是无微不至。”山东金典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武修禄提起昌邑的人性化服务直竖大拇指。这种人性化服务的“磁场效应”让外地客商接踵而至,今年昌邑滨海新落户过5亿元项目32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500多亿元。一个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的“滨海昌邑”正在迅速崛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