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寿光:“民情档案”架起干群“连心桥”
我市部署城区冬季供热工作
我市首个海上人工沙滩建成
我市向近海撒播1.5亿粒蛤苗
高新国税加强个体税收管理工作
昌邑市公路局“四道防线”促廉政
和谐在东关 幸福在心中
城里“亲戚”送来化肥
我市举行镇域科学发展观摩点评
争创全国安全社区
青州市政协倾情关注贫困大学生
全市玉米机收率逾88%
2011年10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民情 察民意 解民忧
寿光:“民情档案”架起干群“连心桥”



  本报讯 (李晓兵 王朋 刘涛)10月16日,寿光市纪台镇安家村村民安法中因为发烧,连忙来到村卫生室就诊,而在几个月前,村里还没有卫生室,村民打针吃药需要到十几里外的镇卫生院。今年6月份,寿光市建“民情档案”采集民情信息时,该村很多村民把“希望村里建个卫生室”填在了《群众需求诉求表》中,没想到,一个200平方米的卫生室很快建成了,配备了医护人员,所需药品、床铺及医疗器械一应俱全,村民不出村就能完成看病就医、新农合报销等所有流程。老百姓高兴地说:“‘民情档案’真管用!”
  今年以来,为全面掌握社情民意,优化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寿光市积极开展“民情档案”工作。“这些逐村逐户采集的‘民情档案’,可以全面、直观地体现群众意愿,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做好群众工作,真正把好事办在百姓的心坎上。”对“民情档案”在工作中的运用,驻安家村的工作人员杨友泉颇多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民众在遇到与自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时,大多在不得已时才会找政府寻求帮助,这些“不得已”的事情积攒多了,也就造成了社会矛盾的出现。与其被动地受理化解社会矛盾,倒不如政府部门主动出击,调查摸清群众意愿,梳理解决发展难题,于是,“民情档案”应时而生。寿光按照“一村一册、一户一档、一事一表”的标准,组织市镇两级包村干部走村入户,对村庄基本情况及每户家庭情况,包括成员出生年月、政治面貌、主要社会关系、日常表现、就业收入、计划生育、利益诉求等内容进行全面翔实地登记造册和信息录入建库。目前,寿光建立的26万份“民情档案”已实现了对民众的全覆盖。
  群众诉求是民众意愿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对有诉求的家庭,寿光要求必须列明诉求事项、承办单位及承办人、办理进展情况及诉求人态度反映等,全程记录群众心声,倾力帮助解决群众诉求,能现场解决的,由包村干部现场办公解决,难以现场解决的,由市镇两级建立台账,限期解决。今年以来,该市通过“民情档案”为群众办的实事好事已达927件,协调有关部门单位提供帮扶资金126万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263个。
  “民情档案”的建立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交流的过程。各级干部经常到村里走访,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各类矛盾纠纷,提前介入开展化解工作,将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的干部在开展民情信息采集过程中发现,有5户李姓村民与本村其他6户村民存在土地纠纷,双方随时有发生械斗的可能,了解这一情况后,街道及时安排得力人员靠上处理,避免了矛盾升级。今年以来,寿光通过“民情档案”共梳理矛盾纠纷316件,及时化解297件,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只有详尽全面地知民情、察民意,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民忧、帮民富。“民情档案”帮助寿光的干部变“管理”为“服务”,实现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群众上访向干部下访,由群众找我办事向我想为群众办事,由回避问题向直面问题等诸多转变。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