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建强 见习记者 窦圆娜 “说来就来了,还真快啊!这可是20吨啊,一共400袋子!”10月13日一大早,刘希成从家里一路小跑来到村委大院门口。他围着卡车转了三圈,用拳头锤了几下化肥袋子说:“好化肥,还是名牌!” 今年52岁的刘希成是青州市弥河镇北蒋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和其他人一样,几天之前就听说有人来送化肥。村里的老少爷们都盼着这门“好亲戚”能早些日子来。 原来,村民们所说的“亲戚”,指的是负责帮扶该村的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自去年开始对北蒋村实施包村帮扶。该局与北蒋村成立了联合党支部,针对北蒋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等实际情况,局领导和局包村干部多次与村“两委”班子认真分析研究,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该村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去年夏天,该局从寿光市科技界请来农业技术专家,为全体村民举办了一场有关科学种植的技术讲座,并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紧接着,该局又投资4万元为村里建立起了农家书屋,购置了两千多册农业图书,并配备了书柜、桌椅和电脑等群众学习用品。今年春节前夕,该局还为村里的老年人、贫困户及五保户送去了2吨面粉和2000元慰问金,让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小伙子们,你们歇一会,这些活我们来干吧!孩子他大叔、大婶,过来帮着卸化肥,让客人歇歇吧!”上午十点多钟,车上的化肥开始往下卸,在现场的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在车上车下忙活起来,村里的朱同礼老大爷急忙招呼村民们过来帮忙。 朱大爷今年已是七十多岁,他和老伴都年事已高,膝下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偏瘫儿子。自从村里被帮扶以来,他们一家也受到了“特殊关照”,局领导和包村干部多次到他家看望,并送去了面粉、慰问金,但是从来没在他家里喝过半杯水、吃过一口饭。这不,他抢着把卸化肥的事往身上揽,听到招呼的十几名村民一下子围了上来,麻利地从车上往下抬袋子。 执法局的工作人员没有放下各自手中的活,而是和赶来的村民一起,把一袋袋沉甸甸的化肥卸下并整齐地垛起来。看到这个场面,朱同礼老大爷脸上露出了真诚的微笑:“这样的包村干部,是我们农民敬佩的干部,也是我们农民需要的干部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