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 王国栋 通讯员 陈潇 沈振江 在今天的潍坊高新区,潍柴动力、歌尔声学、浪潮华光等享誉世界的“中国创造”品牌旗帜高扬,新兴高端产业发展“63513”全省示范工程、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一顶顶桂冠耀眼生花。 事实上,令高新人骄傲的远不止这些。“我们有三宝:8AT变理论上的概念为现实产品,外延炉打破了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高硅光刻胶更是国际首创的超前产品!”说起这些,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志远颇为自豪。 8AT:全球首款前置前驱乘用车8挡自动变速器 从今年8月13日起20多天的时间里,两辆搭载8AT自动变速器的SUV汽车,在吐鲁番、哈密、敦煌、格尔木、昆仑山口等极端环境地区,圆满完成了夏季高温、高原试验,标志着高新区8AT项目国产化工作正式启动。 “我们自主研发的8AT比4AT节油16%,具有显著的低碳、节能、环保特点,满足了汽车市场的多层次需求。”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立亭说。8AT俗称8挡自动变速器,是全球首款前置前驱乘用车8AT,位居当今国际汽车科技领域研究的前沿地位,填补了国际空白,被列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及国家发改委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重大专项。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2012年上半年形成年产10万台的生产能力。项目完成后,将打破国外在自动变速器领域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在高新区打造出完整的汽车传动产业链,为推动民族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外延炉: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和供应壁垒 近期,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的56片蓝光外延炉生产基地项目在高新区正式开工。该项目的建设,一举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供应壁垒,填补了国内外延炉制造领域空白。外延炉是LED制造的关键设备和单项投资最大的设备,其制造技术长期被美国和德国垄断,而56片蓝光外延炉是由世界知名LED专家刘恒博士自主研发的第四代产品。项目已获得六项专利,一项核心专利,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该项目有四个优势,一是单机产量世界最大;二是稳定性同行业最高;三是原材料耗材同行业最低;四是产出的外延片亮度同行业最高。 高新区是全国第一个LED照明全覆盖的高科技园区,近年来该区着力打造“外延炉—衬底—外延片—芯片—器件—应用系统”的千亿级产业链条。56片蓝光外延炉项目为高新区LED产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源头活水,将进一步奠定潍坊市在国内外光电产业的引领地位,具有划时代意义。 高硅光刻胶:国际首创的超前换代产品 光刻胶是半导体芯片制造工业的核心技术,是国防、航天、航行、科研、信息、通讯、网络、能源、家电等行业的基础核心技术。日前,一项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和5项专利的新技术——高硅光刻胶落户高新区,消息一经传出,便引来国内外诸多专家的一片惊叹,众多世界知名芯片生产商也纷至沓来。 “我们研发的高硅光刻胶技术国际首创,突破了业界延用30多年的光刻胶的概念,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拥有相类似的技术,是性能超前的换代产品。”项目研发者孙逊运博士自豪地说。孙逊运博士是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博士后、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后,长期担任美国布鲁尔科技公司资深科学家,有着多年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作经历,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研究奖等,其自主研发的高硅光刻胶项目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目前,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光刻胶的研发已被列为国家重大项目,高硅光刻胶的诞生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潍坊新材料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