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付生)10月11日,山东省环境应急演练暨监察监测技术比武活动在邹平县举行,我市及济南、青岛、淄博、东营、济宁、德州等七市近百名环境监测监察人员参加。 本次演练及技术比武的目的,主要是为巩固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恢复鱼类生长的成果,检验各市环境应急实战能力,规范“超标即应急”和“快速溯源法”工作程序,完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锻炼环境应急、监测、监察队伍,提高应急处置和应急监测水平,促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本次演练突出了实战特色,比赛现场设置了专门的污染标示物,以河流断面水质异常波动启动“超标即应急”工作程序,采取“快速溯源法”,进行布设监测点位,快速确定污染源,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各地环境应急、监测、监察队伍的能力进行了一场真实的考验。 在演练现场,指挥部接到“某河流一断面水质超标,对河流水质造成了一定程度污染,建议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的报告后,马上下达启动应急程序指令,各市代表队马上进入应急状态,赶赴现场开展应急监测和现场处置。 我市参演队伍接到演练指令后,迅速按照“快速溯源法”从演练预设断面向河流上游依次布设监测点位,并严格按照监测程序提取水样,迅速送至临时搭建起的营地,进行污染标示物监测。在检测营地,我市参赛队环境应急监测车、电力系统、笔记本、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确保了现场采样数据快速分析的实现。 参赛人员分工明确,忙而不乱。监测人员在工作台前一丝不苟地做着监测项目;分析人员认真进行分析测定,限时将分析结果报演练监测组;监测人员据一批批水样检出数据,通过“调查性监测、重点性监测、溯源性监测和锁定性监测”等步骤,最终确定污染源;在监测人员锁定污染源为某污水处理厂后,监察人员携带各类设备深入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对企业进、出水口进行取样,检查污水(污泥)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查看中控系统和自动监测数据,查阅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档案。最终,确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后,由环境监察人员现场制作《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和《调查询问笔录》,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圆满完成了演练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