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明顺 “发放低保要加强公开,让大伙心里有数。虽然街办有要求,但个别村公开不及时。”10月底的一天,高新区新钢街道李村原支部书记李好友来到街办党委书记钟世旺的办公室,向书记提起了意见。 60多岁的老李已退了好多年了,自己还开着门店,哪有这份闲心和胆量跑到党委书记办公室提意见?原来,老李有“尚方宝剑”——他现在是新钢街道群众工作委员会的17位成员之一,“监督街村事务”是街道赋予他的一项职责。 新钢街道大企业多,经济发展较快,群众思想活跃,特别是旧村改造工作中,利益问题交织,一些多年积累的矛盾容易激化。街道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从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网络入手,于今年4月组织成立了群众工作委员会,成员主要是辖区退职有威望、热心为群众服务的老党支部书记、老村委会主任。群众工作委员会成员活跃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及时宣传党委政府政策,反映群众呼声,为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监督街村社会事务,调解矛盾纠纷。工作委员会成员与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实行“直通车”,直接电话联系,对各项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对需要解决的事项提交给委员会下设的群众工作办公室,由其直接负责限时办理。群众工作委员会成了老百姓的“贴心人”、党委、政府的“代言人”,被大家称为“群众工作队”。 当天,针对李好友的建议,新钢街道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门细化了低保对象民主决定和公示程序,严格了公示时间、期限,给群众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工作队”成立六个月来,共提意见建议18条,已全部落实整改,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起,调处成功率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