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君 一个现代化强国,必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协调发展。在国家力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我国的文化体制发展必定会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文化产业。这也恰好切合了文化体制发展的高水平在于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业内人士预计,今后五年我国文化产业将迈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却并不发达,并且在若干方面尚存不足:一是有些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缺乏市场分析与科学论证,盲目上马,并且项目建设类型单一,过分集中在文化地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二是在文化产业布局上缺乏总体规划,难以形成贯通的产业链条。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全面调研,为长期开发打好经济基础。对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预期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行业,鼓励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融合、兼并、重组,力求改变目前“散”“小”“弱”的现状,要推进文化资源配置的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其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化,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文化产业优势领域进行选择,为持续快速增长培植主导产业。各地应找准自身在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的优势,可以具体到产业链条中的某个环节,不求全,不贪大,重点突破,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产业化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需规避“利”字当头的大干快上。如果文化产业的头上加上个“利”字,几年内可能产值规模会上去,但那不是文化的发展,反而是文化的倒退,这严重背离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初衷,也会使文化产业化成为海市蜃楼,功亏一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