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崔德文 杜在健 初冬时节,踏访寒亭城区,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重楼叠宇、环城的两河碧水、宽阔的市民休闲广场……满城繁华,让人感受到小城市大风范的气度。 用心规划,城市品质卓然提升 在寒亭南部城区,总投资4.5亿元建成的新阳光幼儿园、外国语学校、寒亭一中新校等教育基础设施,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完整的教育链条。高标准的规划,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改变着南部城区面貌。 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该区按照东扩、西跨、南连、北伸的城市发展思路,完善城市发展框架。在规划中,他们抓住对接区,以重点区域开发加快与核心市区的融合,“金三角”、南部新城、杨家埠民俗旅游区三大功能区域,定位商务居住、行政办公、文化旅游主题开发,密切了与核心市区的对接。另外,他们还注重具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项目的引进,为此,区里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建中的比例,先后建设了潍坊客运北站、广电大厦、金融中心,改造了体育广场、文化广场,大幅提升了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为提高品质,该区坚持重点项目聘请两家省级以上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做到好中选优。先后聘请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对“两河”治理、“金三角”商住区、市民文化广场等重点城建项目进行了遴选式设计,这些项目最终成为寒亭城市建设的新地标。 创新理念,城市建设主题凸显 在寒亭,资源节约、低碳排放、绿色环保等新理念已融入城市建设各个方面,10多个获泰山杯、鸢都杯、市级优良工程荣誉称号的精品工程,为理念创新作出最好注解。 近年来,该区以创建低碳经济示范区为契机,在城建领域大力推广低碳节能技术和绿色环保理念,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在亮化工程中,他们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夜间亮化照明的“零碳化”。在房地产城建项目中,该区积极推行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节能技术,鼓励企业开发墙体保温新材料和墙体建筑材料,使用地源热泵,建设低碳商用、住宅小区。同时,他们还利用建筑垃圾作主料生产新型环保压力砖,用于城区道路两侧的铺装,降低了建设成本,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该区在搞好城区园林绿化的同时,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投资2.2亿元,实施张面河、浞河“两河”治理,形成了11万平方米的“人水相依,绿水绕城”的生态景观带,给城市增添了灵气。 以城养城,城市发展渐入佳境 今年6月,寒亭区发行了“2011潍坊滨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债券”,首次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募集资金4.8亿元用于城区市政设施综合改造项目建设。债券的发行是寒亭突破城建融资瓶颈的“妙招”。 围绕提高城市品位,寒亭坚持设施与规范管理相结合、行政执法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整治与疏导相结合的城市综合管理一体化运行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密度建设社区管理中心,推行环卫、社会治安、交通一体化的联动管理平台,有效治理影响城市发展的“顽疾”。在城市管理中,该区坚持“开发开源、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思路,开辟多元化投入、全方位开发、多模式经营机制,破解城建融资瓶颈。他们创新融资方式,以BT方式招商、发行“11潍坊滨投债”等进行融资,引来城建“活水”。区里还推进管理公司化和市场化,采取TOT方式、股份改造等,将社会公益事业项目推向市场,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