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片 |
|

|
|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年突破,十年一流”的目标,加快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市场开拓及产业素质提升,全市旅游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进一步提升了休闲产业竞争力。整个“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747亿元,年均增幅达36.7%。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663.6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总收入214.1亿元,同比增长28.7%。
一、科学定位,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品牌 2007年,以省旅游局在潍坊试点“逍遥游”产品为契机,对全市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科学整合、提炼,推出了八大逍遥游产品体系,形成了“放飞梦想·逍遥潍坊”整体旅游品牌。经过几年强有力的宣传推介,“逍遥潍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全省继“黄金海岸”、“山水圣人”之后的重要旅游板块,也推动了潍坊旅游“三年突破”目标的实现。2010年,为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强城市品牌体系建设,把潍坊打造成知名旅游品牌城市”要求,着手对城市旅游品牌进行了重新策划、设计,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所属的知行堂品牌管理公司,对潍坊整体旅游形象品牌进行凝炼提升和策划设计,形成了草案。注重集思广益,邀请宣传、文化、文联、潍坊学院等部门、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召开座谈会,对草案进行研讨修改、充实完善。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几大班子,市直有关部门、单位,15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的党委、政府及其旅游主管部门,部分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已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00余条。下步,将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加快修改完善,尽快提炼出更能体现潍坊地域文化特质的旅游形象品牌。同时,设计富有潍坊特色的旅游形象标识,为下步开展城市品牌宣传奠定基础。 二、科学规划,精心培育休闲旅游产品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在编制完成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市环城游憩带规划、旅游营销专项规划、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引领了全市旅游业科学发展。指导9个县市区编制、修编了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帮助诸城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寒亭杨家埠等项目编制完成了旅游项目专项发展规划,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全市——县市区——景区项目三级旅游规划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规划编制总投入超过3200万元。 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在建重点旅游项目116个,总投资达798亿元。特别是开工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市旅游业发展增添了后劲。青州泰和山旅游区、晨鸣国际大酒店、V1滨河3A级旅游购物休闲广场、金宝金泉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对外开放。青州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超过150亿元,规模大、标准高,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区,才利民副省长专门听取了项目汇报,给予充分肯定,目前该项目已启动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 以民俗旅游为龙头,规划、培育了一批乡村休闲民俗游、乡村休闲娱乐游、乡村休闲田园风光游、节会文化观光游、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游等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重点培育了安丘辉渠镇、昌乐高崖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规范化发展。指导基层搞好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创建,以创建带动品质提升,省级旅游强乡镇增加到15个、旅游特色村增加到8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增加到21个。联合市农工办、邮政局积极开展“旅游下乡”活动。乡村休闲旅游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发展“一卡通”,2008年,整合30个重点景区的旅游资源,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潍坊旅游“一卡通”。2009年,在此基础上推出“惠民一卡通”,拓展了功能,对拉动旅游消费和相关服务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年度创新奖。今年,又推出了《潍坊旅游护照》,于风筝会期间正式向社会发行。 创新城市旅游模式,依托城区的张面河、虞河、白浪河,整合城市周边特别是中心城区及南部旅游资源,在全省率先引进“冒险鸭子游”项目,于4月29日正式启用,实现了水陆两栖观光,成为城市观光的亮丽风景线。 三、加强营销,不断开拓休闲旅游市场 一是走出去定向宣传。连续几年实施“南下、北上、西进”宣传促销活动,组织参加国内旅交会、国际旅交会等各类旅游交易会,组织赴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推介宣传潍坊旅游,拓展境内外客源市场。加快推进青潍旅游一体化,搭借(青岛)潍坊周平台,先后举办“青岛人游潍坊,潍坊人游青岛”、青岛知青潍坊行活动、(青岛)潍坊周文化旅游博览会,有力地推动了两市旅游互动。 二是加强媒体宣传。积极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捆绑营销”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投放潍坊旅游品牌形象广告宣传片。加强与人民网、新浪网等网络媒体和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等平面媒体的合作,改版潍坊旅游网站,在潍坊日报开设《潍坊旅游》专版,创办《潍坊旅游》月刊。在澳亚卫视投放潍坊旅游宣传广告,覆盖东南亚、我国港澳台地区。整合优势旅游资源,采用捆绑营销的方式协调重点县市区在《韩国旅游报》集中推介,收到良好的市场效果,目前已有大批韩国旅游团到我市修学旅游。 三是请进来,利用节会宣传。以风筝会为平台,先后举办了中外千家旅行社潍坊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长高峰论坛、潍坊旅游节暨潍坊旅游买家大会、“逍遥放飞游”体验之旅、亚太地区(中国潍坊)城市湿地文化与旅游产业论坛、2011世界旅游形象大使总决赛中国赛区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潍坊“冒险鸭”启用暨《潍坊旅游护照》发行仪式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鲁台会为平台,举办了潍坊旅游规划展、旅游发展成果展、2010世界旅游小姐百名佳丽花车大巡游、鲁台经贸洽谈会歌舞晚会暨2010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山东赛区颁奖盛典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潍坊旅游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拉动了冬季旅游市场。 四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进行宣传。积极指导、帮助各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2010年临朐县实施了旅游促销“彩虹工程”,收到很好的效果,姜大明省长作了重要批示,省旅游局在全省推广。同年8月2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以“中国恐龙大调查”为题,对诸城市恐龙发掘进行了现场报道。寒亭杨家埠拍摄了电视连续剧《年画》,对杨家埠乃至整个潍坊的宣传将起到促进作用。 五是推出旅游“大篷车”。积极推动营销方式创新,利用市场化手段配置“逍遥潍坊”流动宣传“大篷车”,开展内环市场宣传促销,计划用一年半时间跑遍全省17城市的所有县市区,稳固、拓展周边市场。目前已完成除烟台、威海之外的15城市的宣传促销活动,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加强管理,努力营造和谐休闲旅游环境 一是加强旅游要素建设。大力推动景区上档升级,目前全市A级旅游景区发展到64处,其中4A级景区14处。另外,诸城常山文博院和安丘景芝酒之城已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验收。加快星级饭店建设,星级饭店总数达65家,五星、四星、三星级饭店分别增加到4家、19家、31家,另有待评、在建四星级以上高星级饭店29家,其中五星级8家。目前寒亭新富佳悦大酒店已通过省旅游局五星级初评。星级餐馆发展到63家,总数居全省首位。全市旅行社发展到120家,比2006年增加44家,其中国际社5家。扎实推进“五级联创”,潍坊、寿光、诸城顺利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核,临朐县、昌乐县创建成为省级旅游强县。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从2006年的7个发展到目前的39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31个。成立了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投资120万元在城区设置了62套旅游交通标识牌和6套旅游地图宣传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2010年7月13日,潍坊——沈阳旅游包机航线正式开通,该包机可载客175人,每周二、六两个架次,游客在潍一晚两天行程,有力地拉动消费,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是加快培育旅游企业集团。以全市强势旅游景区为依托,整合资源,规划组建了青州云门旅游发展公司、山东金宝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大旅游企业集团,总资产达59.8亿元,可带动重点旅游项目投资160亿元,为全市旅游业发展发挥骨干带动作用。2010年风筝会期间,与香港德勤公司共同举办了重点旅游企业集团上市培训暨战略招商对接洽谈会,引进境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参股投资,加快旅游企业上市融资、转型升级步伐。目前,金宝旅游集团已正式成立,进入上市的实质性推进阶段。 三是营造和谐旅游环境。在全市各类旅游企业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对导游员的培训,在全省首届导游技能电视大奖赛中我市获得5个奖项,获奖数量居全省首位。组建了自驾游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自驾游网站。组建了职业化精英导游团队,本届风筝会期间已正式启用。目前已启动多媒体旅游营销体验网系统建设,将极大地提升我市的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妥善处理旅游投诉,结案满意率达100%。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个、省级11个、市级11个。加强旅游安全监督管理,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五、举办“休闲汇”,不断增强市民休闲旅游意识 8月上旬开始,国家旅游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全省首届“国民休闲汇”。我市积极发动相关旅游企业,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活动。举办了滨海风筝冲浪周和V1缤纷快乐时尚周、欢乐金秋主题周等活动,推出了九大主题系列活动。另外,结合中秋小长假、国庆黄金周、世界旅游日等重要节点,分别推出了不同主题的休闲活动,各项活动贯穿于“休闲汇”期间,做到了活动不断、高潮迭起,成为推动“休闲汇”深入扎实开展的重要平台,广大市民的休闲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潜在的巨大的休闲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分别在不同媒体开设以休闲汇为主题的专版、专栏、专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广造舆论,使休闲旅游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旅游企业通过悬挂“休闲汇”标识和吉祥物,张贴“休闲汇”宣传标语,开展“美陈”设计等多种宣传方式,营造了红红火火的“休闲汇”氛围。市民越来越倾向于在那些生态休闲的景点中感受一份惬意,外地来潍游客也更加注重对潍坊的深度感受,潍坊正成为旅游目的地,而不再是过境地。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旅游业正逢其时。下步,将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围绕城市整体形象品牌的塑造,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深度开发国内外市场,全面提升产业素质,促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加速向“十年一流”目标迈进,努力把潍坊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本版稿件统筹 窦浩智 李玉俊 王林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