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旅游度假、康体娱乐、求知益智、愉悦身心等自由活动。概括起来,休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闲暇时间,即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二是对应方式,即怎么“闲”,就是在闲暇时间里做自己喜欢的事。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休闲时间,社会进步则创造了更多的休闲方式。 休闲,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人的一生无非三件事,一是劳动,二是休闲,三是睡眠。从我国的假日制度看:目前全年45个为期2天的小周末、5个为期3天的大周末、2个为期7天的黄金周,这些休闲时间加起来大约占到全年时间的三分之一;每周2天的周末,也是三分之一的休闲时间。许多专家提出了劳动、休闲、睡眠的基本要求:即工作要效率,休闲要快乐,睡眠要质量。因此,休闲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与工作、睡眠一样重要。 休闲不是工作的对立面。休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国家统计局提供了排序前10位的现代公众休闲方式。包括:上网、看电视、看电影、阅读、观光游览、逛街购物、社交聚会、度假休闲、打游戏、球类运动等。以最受大众欢迎的休闲方式旅游为例,1999年国庆节,国家首次实行长假制度,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井喷”。为此,国家专门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8个部委参加的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制度,在黄金周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加强交通疏导和旅游安全管理。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家旅游局做过一次市场调查,我国居民仍然有高达92%的受访者表示有意安排旅游活动。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1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到1.5次。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国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届时将形成30亿人次的旅游市场规模。 休闲是个大产业。生产是贡献,休闲也是贡献。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人类已经经历过的三次浪潮,即: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后工业化经济。在这三次浪潮中,我们一直遵循“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财富”的传统观念。21世纪,人类进入了“第四次浪潮”,这次浪潮是以“休闲”活动为中心的。美国作家格雷厄姆.T.T.莫利托在《未来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一文中,将休闲业列为首位。指出,新世纪最早到来、最大的推动力是休闲时代,并预言到2015年,美国休闲娱乐业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目前,世界休闲大国西班牙的休闲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四大产业之一。中国休闲产业起步晚但发展快。2006年,我国首次公开宣布推动休闲业发展。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休闲消费热点。2008年,国务院“三定方案”确定由国家旅游局履行引导度假休闲发展的职能。2009年,国务院出台41号、44号文件,公布了推动休闲发展的若干政策。2010年,国家旅游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共同启动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研究编制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群众休闲工作。今年的7月25日,省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经省级政府研究、以“纲要”形式颁布实施的全民休闲促进性文件。《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我省国民休闲发展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是指导全省国民休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进一步表明,休闲是关系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件大事,已经进入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 在新的形势下,一个人的休闲活动可以为其他人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大规模的群众休闲可以成就一个大产业。对于一个人来讲,休闲不仅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还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来讲,休闲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