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城建
 
标题导航
俯下身子听民声
中心城区城市环境大提升百日行动启动
安全宣传进社区
乡村新景美如画
我市连续五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称号
四川北川县党政考察团来潍
全市54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我市“学前教育助学券”惠及4300名儿童
2011年11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新景美如画



□本报记者 卢姝言  通 讯 员 徐国良
  初冬时分,行走在昌邑市龙池镇,记者处处感受到的是该镇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产业经济等协调发展,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极大改变,在这里处处是新人、新事、新景象,展现出一幅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画卷。
楼房里的新生活
  走进龙池镇龙北村,看到的是新建的多层住宅小区,新楼房在绿意盎然的村子里显得鲜明而又和谐。走进小区,只见宽大的塑钢门窗,干净的地板砖,床上收拾得整整齐齐,家具擦拭得一尘不染,传统做饭的大锅已被燃气炉灶取代。“原来我们住在平房里,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夏天在院子里吃饭,现在好了,你看这么方便的卫生间既干净又省事。”说起变化,村民们如数家珍。
  龙池镇按照“贴合实际、尊重民意”的原则,实施新农村建设,现在岱邱、龙北、魏西、马渠、北白塔、郭疃已经建设新楼房,其中,岱邱、龙北、魏西的小区居民已经入住。着眼于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启动了环卫托管工程,推动城乡设施全面对接。在全镇开展了以“清理三大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一年多的时间里已让6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子里的新享受
  尽管眼下正是初冬时节,但在瓦东农家书屋里,仍有不少村民前来借阅图书补充农业科技知识。“自从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村里无所事事的人少了,更多的村民从知识中淘金,不少村民还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发家致富。”瓦东村党支部书记赵中伟自豪地介绍说。自从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很多村民加入了秧歌队。村里的文化能人也积极发挥各自的特长,丰富村民的农闲生活。
  立足优化环境,龙池镇在农村地区建设了20多处涵盖村民活动室、警务室、农家书屋、卫生服务站、农技服务站、超市和文体广场等10项内容的社区服务中心,成为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引领农村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老百姓的“新账本”
  以前,人们都希望“养儿防老”,家住瓦北村的王秀云越来越不认同这个“老思想”了。“俺老两口儿一个月能在市里领120元的养老保险,在村里领生活补助,村里每年还发各种吃的用的,算下来一年就能领到将近6000元钱。”72岁的张秀兰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不但不用孩子“养活”,还可以经常塞个零花钱给孙子们。王秀云所在的瓦北村成立瓦城盐场后,年轻的村民优先进入公司上班,年长的村民则享受公司提供的优厚福利待遇,生活无忧。
  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同时,该镇还进一步提高弱势群体救助水平,扩大城乡低保、五保集中供养覆盖范围,积极为村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基础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和“五保”集中供养,更多的群众得到了更好的关怀。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