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国土资源
 
标题导航
沈开未:人民警察爱人民
取消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
我市今年新注册商标2145件
现代渔业项目为我市带来巨大效益
涓涓之水汇巨流
严抓食品安全 保证节日市场
前三季度我市蔬菜出口65万吨
冬季年画赶制忙
2011年1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涓涓之水汇巨流



  本报记者 马林峰  通讯员 赵华诚
  初冬的早晨,雾还未散尽,记者踏着田埂来到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迈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放眼望去,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一畦畦菜苗长势喜人,一筐筐蔬菜整齐排列;宽阔的田野里,一片欢声笑语,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蔬菜基地里,数十个大棚错落有致,绵延成一道风景。农民专业合作社日益成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港湾。“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化解农民的风险。”迈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子臣说得很有道理。
  目前,峡山区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9家,今年新增26家,发展速度较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手摸着市场的脉搏,一手牵着农户的希望,引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使农户的涓涓之水汇成市场洪流。
  规模效益,已成为农户发展合作社的共识。迈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340户,为集中种植,在太保庄街道张家埠村流转土地450多亩,建立土豆、萝卜等种植基地,产品远销福建、青岛、莱阳等地,销售价格到了每公斤3元。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生产领域逐步向生产、流通、加工一体化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站稳脚跟,必须不断提高标准化的程度。 
  在这方面,迈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可谓先行一步。去年7月份成立后,合作社就开始了对标准化生产的培训,所有的原料、生产资料都统一购进。合作社还建立了自己的“专家”队伍,常年聘请市农科院专家、区农技部门的技术骨干为社员讲课,并提供日常技术指导,提高了栽培种植技术。 
  社员进入合作社后,生产行为就受到约束,社员之间相互监督,进行规范化管理,落实标准化生产程序,全面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迈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已经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
  其实,不仅迈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从起步时的技术互助、信息传播,扩展到资金、技术、劳动等多方面的合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要求。
  “在打造蔬菜品牌的同时,我们还打算搞奶山羊、山鸡等品牌,扩大一下规模。”说起发展前景,钟子臣心潮澎湃。但是,搞品牌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
  “知名度太低了,无法和人家的名牌相比。”钟子臣告诉记者,他们的农产品品牌因知名度不够,难以进入高端超市。“原料、加工都没问题,而是品牌不硬的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急需在提高质量、打造品牌这一点上发力。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逐步建立、完善相应的考核、评定标准,以此促使“品牌”合作社脱颖而出,进而带动更多的合作社和社员跟进。还需要入社社员逐渐改变传统的市场意识,在市场中更多地依靠团体协作精神,在技术保障、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实现团体协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