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过年了,老妈没有像以前忙碌着采购年货,反而买了一堆毛线,在家悠哉悠哉地一边看韩剧一边织毛衣,我怕她累着,就在一边唠叨:这年头还有谁自己织毛衣,商场有的是漂亮款式,自己就别费这个劲了。然而老妈不搭理,还是老一套理论:多贵的毛衣都没有手织的暖和。 不到一个月,一件毛衣就织成了,原来是给我织的,浅灰底色,复杂的立体花纹深深浅浅地浮在上面,简直和之前网上流传的某某大牌毛衣有的一拼。当时有网友将国际某大牌价值好几万的最新冬季新款毛衣图片贴出来,引起了中国网友的一片惊呼:“这不是和小时候我老妈织的大棒针织的粗线毛衣一样的吗?”“原来我十多年前就穿过国际流行款了!”甚至有很多网友回家翻箱倒柜,将小时候穿过的妈妈粗针、细针、高领、鸡心领等等手织毛衣再拿出来怀旧与显摆,除去樟脑味不提,自然还有一股温暖的妈妈味道在里面。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咱就没穿过买的毛衣,当时的老妈年轻有精力,对编织界潮流的把握很是有一套,有时在电视或杂志里看到别具一格的花色织法,她琢磨琢磨就能试着织出一套来。当时穿着老妈织的毛衣走在大街上,经常有中年阿姨将我半路“拦下”,非要仔细看清我身上毛衣的纹路才给“放行”,让我小小年纪的内心不由自主地“滋生”了些许的虚荣和骄傲。 可惜老妈的巧手慧心没有顺利遗传,从小就“粗线条”的我对编织这门手艺一窍不通,小时候好奇拿过几次棒针,没动几下就嫌麻烦扔了,长到这么大,连细针都没拿过几次,老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好安慰自己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嫁妆里的针线盒省下了。结婚后,老公在自己补袜子的时候也会充满“幽怨”地抱怨一下:认识这么久,从你这儿连个围巾没收过,我这毛衣还是当时丈母娘给织的。要是在以前,你这种不会女红的女人根本就嫁不出去。 除了像我这种没天分的外,可能因为生活的加快,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自己动手,更多的人选择了商店里的成品,但是编织作为一门小小的手艺,在女孩群体里依然受欢迎,买上几团柔软的毛线,自己搭配颜色,从网上或妈妈那里学一个新花样,在冬天的晚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给心爱的人把自己的心意一针一线织进去,这是无论多贵的成品都代替不了的温暖。穿上老妈织的新毛衣,暖和得浑身舒坦,管他什么款式体型显胖显瘦,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穿正经的“妈妈牌”毛衣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