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圣诞、元旦、春节的临近,商家的优惠促销还将一浪接一浪袭来。专家提醒:理性对待年终“血拼”。 每逢年末岁初,商家都会搞优惠促销。有的消费者盲目消费,冲动购物,一味追求低价,不仅导致开销激增,而且买来的商品也往往因为不符合实际需求而“压箱底”。因此,年终“血拼”时不要冲动购物,更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而盲目消费。 同时,看清促销优惠门槛。商家的优惠方式主要有打折、降价、立减、积点、返利、返券等,这些优惠往往被商家附加了条件,暗设了门槛。有的规定“部分柜台、部分商品不参与优惠”、消费满额才能赠送、使用“积点”或“返券”来抵扣价款等,有的限定促销商品的数量和范围、“返券”使用期限和方式等。市消保委提醒:要关注优惠举措的方式和力度,还要关注相关附加条件,避免落入优惠促销陷阱。 为了促销商品,不少经营者举办特卖会、展销会,其中有的特卖会、展销会良莠不齐,还有假冒伪劣商品混迹其中。要提防假冒伪劣“特卖品”。在特卖会、展销会购物,要看清商品的厂址厂名、生产日期等信息是否齐全;购买食品的,还要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购买名牌商品的,必要时要求经营者出示相关品牌授权书以验明“正身”,确保买到货真价实的“特卖品”。 此外,还提醒消费者留意先提价再折价的“虚假打折”;明确“特卖品”同样享有“三包”的责任;索要并妥善保存相关凭证,以便事后据以维权。 沪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