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给孩子压岁钱,是长辈给晚辈新年祝福的一种传统,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怀,然而随着物质的富足和生活的富裕,家长们出手越加阔绰,孩子们的口袋越来越被压岁钱给“鼓”得丰满起来。 随着压岁钱的渐长,人们越来越感觉压岁钱确实有点“压”人了,确实有点变味了。 压岁钱成了“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家长见亲朋好友给了自己孩子“挺多的”压岁钱,也要相应付给人家孩子压岁钱,往往要“打肿脸充胖子”进行礼尚往来。其实给孩子发的压岁钱,往往是东家出西家进,最终结果是“穷了家长富了孩子”。 压岁钱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压岁钱日渐丧失了应有的内涵和意义,一些孩子得到压岁钱后,把它花在买零食、买玩具、上网玩游戏等方面,容易使孩子产生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依赖心理。 压岁钱成了“百般红紫斗芳菲”。它容易引起孩子之间的攀比和炫富,容易使孩子产生爱慕虚荣的心理。 因此,笔者认为,不能让过多的压岁钱“压”跨了我们的孩子,“压”累了有些囊中羞涩的家长,“压”坏了我们的社会风气。压岁钱还是给得适量、适情、适当为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