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从“吃”字当头到“乐活”过年
北京市民7天买走1.5吨黄金
志愿者倡文明
“低碳年”的别样精彩
“没有万元难过节”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我市新春正月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安丘加强节后流动人员管理
2012年01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万元难过节”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禹海君



  春节七天假期已过,节日期间少不了走亲访友,请客吃饭、送压岁红包、娱乐消费等,七天下来究竟支出了多少钱?很多人开始算起了自己春节期间的支出,在网络论坛上,一位网友发帖开出了自己春节的账单,称“没有万元难过节”,引来众多网友的跟帖。
  一直以来,春节回家过年都是一个令普通民众纠结的话题。每到节前,媒体就有关“恐归族”的报道,都离不开车票、人情消费压力、婚姻问题等客观因素;节后,各种账单也随之在网上晒出,有晒压岁钱的,也有晒人情消费的,不一而足。
  有人感慨,“过年简直就是过钱”,这或许就是对时下春节回家过年的真实写照。因为,如今的春节已不同往日,多了一些铜臭味,暴发户们压岁钱动辄上千乃至上万,这给了低收入群体无形的压力,而拜年送礼也开始“与时俱进”,其价码随市场变化增加,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花费。
  即便是如此,“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仍然是一种占主流的声音。不可否认,春节回家过年已经成了当下中国维系亲情的一条重要途径。平时,为了谋生,人们不得不远离家门,年轻人少有机会陪伴父母妻儿,更少有机会与亲友欢聚一堂,于是,春节回家便成了收获亲情、开心、幸福的时刻。
  但是,我们仍不得不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为了回家过年,一年辛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或瞬间化为礼品、红包和酒桌上的吃食,或所剩寥寥;原本满心期待打拼一年后,能够改善一下生存环境,比如添置一些生活必需品,好好孝敬父母,让孩子能够读得起书、读得好书,等等,可这一切又将继续等待。
  “没有万元难过节”并非虚言,恰恰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民意焦虑。一方面,囿于亲情维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的无奈,人们仍然不得不选择春节回家过年;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回家过年就意味着“炼狱”,高昂的花费让他们透支青春,到头来,还要重新面对生存的困境。
  春节回家过年本应该是一件全民开心的事,却引发越来越多的民众对此愁眉不展,对此,执政者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能否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让普通民众的收入有实质的增加,让更多民众不再需要依靠春节回家来维系亲情,拷问着施政的成效和政绩成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