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冠华 通讯员 王有志 王晖 正月初九,漫天的雪花抵挡不住求职者的热情,一年一度的高密市新春就业岗位大型展会上,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成了展会的主角。 “到一线去发展空间更大” 29岁的王大刚向山东豪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递了自己的简历,“他们人力资源部的人让我回去等通知。”小王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先后在长沙、深圳、广州等地辗转打工。“在一线城市上班竞争太激烈了,生活压力也大,回家工作起码有个照应,另外家乡的好企业也越来越多,就想着回来工作了。” 在外四年的奔波,让小王比“80后”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和老练。记者问他应聘的是什么岗位,他说:“这回应聘的是轮胎模具制造的一线员工,虽然有本科学历,但大学生这么多,我觉得还是把姿态放低点好。” “回来后家里人告诉我,说这个公司有个员工叫王钦峰,初中学历就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当上了全国劳模。我觉得与其挤在大城市,面对大单位干瞪眼,不如回小城市、小单位去发挥自己的才华。”小王感慨地说。 “虽有技术,但也有顾虑” 走访展会时记者发现,在13000个岗位中,一线操作工的缺口最大,很多企业开出了月薪4000元的高薪招揽熟练技工,这为那些技术经验丰富的返乡农民工提供了机会。 37岁的蒋春雷原在外地建筑工地上做电焊工,春节刚刚返乡。虽然仅初中毕业,但干了二十多年电焊工,使他成为技术能手。“在工地上干,工资有时一个月能开到5000多元,但就是保险什么的没有,我岁数不小了,不想出去折腾了,打谱在家里找个差不多的厂子干着,只要给我交五险一金,工资少点也不要紧。”老蒋说出了他的想法。 据了解,这次高密的就业岗位展会涵盖了机械加工、鞋类加工、劳保用品等8大行业,180多家参展企业中有140家企业的一线用工缺口在300到700人之间。截至目前,共有7000多名求职者与用人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其中近八成是节前返乡的农民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