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环保动态
 
标题导航
寒亭壮大产业经济推动区域发展
甘做眼睛与手杖
二月二 吃炒豆
诸城全力打造农村路网新格局
牢记职责强素质 不辱使命当标兵
我市今年招考400名公务员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全省“严肃换届纪律、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
文家街道“百佳”评选倡树社会新风
全市房屋登记管理工作会召开
安丘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厦门签约
全市科技工作会召开
2012年02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产业谋求新脉动 融合发展释放新潜能
寒亭壮大产业经济推动区域发展



  本报讯 (刘志伟 崔德文 杜在健)壮大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始终是第一助推力。在寒亭,先进制造业、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四大产业”被委此重任,成为推动寒亭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6+6”模式,打造工业发展“聚能环”。先进制造工业园、生态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固堤工业园、北海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是寒亭区强力打造的“六大园区”,目前正向科技创新的实验区、现代管理的先导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全力迈进。在此基础上,以重点龙头企业为龙头牵起的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造纸包装、食品加工“六条产业链”脱颖而出。据统计,六大园区共引进落户项目127个,完成投资109亿元,以潍柴铸锻、修正药业、圆友创智为龙头的亿级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同时,区里还深入推进工业振兴“1030”计划,对10家重点企业和30家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并向创新要效益,用足用活创新创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强力助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
  城乡互动,传统农业谋求新脉动。全区49%土地实现流转、认证优质农产品60个、建设生产基地5.42万亩……无声的数字诠释的是寒亭都市农业蓬勃发展的有声力量。今年,立足打造中心市区的“菜篮子”、“果盘子”和“后花园”,寒亭都市农业发展的步伐将更加铿锵有力:加快建设潍县萝卜、固堤西瓜、朱里大姜、高里甜瓜、花卉苗木“万字号”园区工程,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产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纵横两轴,串起现代服务业隆起带。突出特色、差异发展,这是寒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遵循的原则。立足发展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业,区里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把通亭街和北海路作为一横一纵的发展轴,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隆起带。在通亭街两侧,打造以红星美凯龙·凯利生活广场、百汇大市场、潍坊客运北站、金融大厦等为主的商务金融服务区;在北海路两侧,则形成了以中凯国际水产冷链物流园、修正药业保健品市场、北海医药食品物流园为主的水产品、药品食品物流集散中心。另外,区里在以新理念发展金融产业、新兴服务产业下,创意产业、现代商场、总部经济等服务经济风生水起。据统计,去年全区服务业实现税收5.2亿元,占到全区财政总收入的30%以上。
  融合发展,文化旅游释放新潜能。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年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项殊荣于一身的寒亭区,发展文化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为此,该区实施融合发展策略,围绕特色文化品牌,多措并举,全力释放文化旅游的新潜能。今年,寒亭着力抓好杨家埠民俗旅游景区、古寒国文化城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积极扶持盛壮红木嵌银、丰泰文化创意、新华图书物流等特色文化企业,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街区,培育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以此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区里整合禹王湿地、柳毅山景区、于家大院和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等资源,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推动全区旅游业串联式发展。融合聚力,一个脉动强劲的文化寒亭正悄然崛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