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环保动态
 
标题导航
心灵感悟之诗篇
母爱似水
也是家书
一幅美丽的画
青州山行
潍北湿地游
春愿
2012年02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灵感悟之诗篇
——读《哲思咏人生》诗集有感



  朱德良

  得知赵林溪的诗集《哲思咏人生》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发行,欣喜,衷心祝贺!
  无论何人,感受过世间的苦乐悲欢,亲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便会有记忆、有发现、有认知、有感慨。不能为文者,会有向人倾诉之欲望。能为文者,则会有诉诸笔端的激情。赵林溪正是亲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辛万苦之后,诉诸笔端,用诗来反映生活感悟的方方面面。读赵林溪的诗,我是用心去读的,用心去感悟的。感应诗歌、感应诗人、感应诗心、感应诗魂。读赵林溪的诗,不仅要读懂文字,更要读懂文字之外的东西。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是每个人应该去想的。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对于人生的认知是不同的。人生的路要每个人自己去走,谁也代替不了谁。山东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赵林溪的散文通讯集《路在脚下》,正像这“路”字,一半是“足”,一半是“各”。“足”是要脚踏实地的,“各”代表各人有各人的走法。有所往、有所返;有所聚、有所散;有所予、有所求;全在这路上。读赵林溪的诗,我就从他对世人的点化中受到诸多启发,受益匪浅。正像他在序言中说:诗歌所表现的应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抱负。”诗人应拥有“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审视天地之大美的心胸,也应有剖析万物之理的情怀。用形象、精炼、生动的语言文字,写出富含哲理或思想深邃、意存高远的诗,让融会在诗文中智慧、风景、胸怀和操守,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赵林溪的诗集对人生的感情是多方面的。对工作、对朋友、对人脉、对人品、对机遇、对心境、对自然都有很深的探究,总是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地去对待人生。在这个浮躁之风越来越盛的年代,不少人成功的标准往往是与赚了很多钱、当了多大的官挂钩。男人当老板,娶漂亮老婆;女人嫁富豪,当作成功的标志。房子、车子、票子成了人们的炫富、攀比的条件。然而,真正拥有了这些东西的人,他们幸福吗?未必。有的人为追求金钱权力贪污受贿,一时达到了目的,却终日惶惶不安;有的人为追求金钱拼命工作,虽然达到了目的,却落得一身残疾。他们幸福吗?肯定不幸福。针对社会上的这种现象,诗人感慨道:“慰爱山根细流缓,情丝浮沉扯不断。拒腐抗污保洁质,留得清纯在人间。”诗人还把人生比作钻石:“钻石生成重压下,璀璨来自精琢磨。人生就如一钻石,千砺万炼放光华。”诗人认为,人生的磨炼就是意志的磨炼。磨炼意志,人人都可以掌握。要克服自己的懦弱,使意志日益坚强起来。
  在诗集中,诗人对困难,对矛盾、对预见、对真理、对人生、对经验、对失败、对机会,对成功、对学习,都富含哲理地、形象而深刻地加以反映。比如,对人生的艰难,他认为没有退路好:“没有退路才长征,光辉史诗锻炼成,人生没有退路好,如同瀑布壮丽行。”在这里诗人辩证地感悟到了退路和出路的关系。“逼上梁山”一词为国人所熟知,盖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好男好女,如宋江、林冲、武松一干人,为寻一条生路,干一番大业,只得上梁山。“背水一战”的典故,也为国人所熟知。汉代那位用兵如神的韩信,在进攻赵国时,按照兵法中“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之理,在井径口摆下“背水阵”,逼着将士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拼力死战,结果大破赵兵,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美谈。可见,一个“逼”字,逼出了无限美好未来。
  当今社会,人们已不必上梁山,或摆背水阵,但许多人仍可感受到“逼”的巨大压力。经商失败,逼人倾家荡产;失业,逼人陷入生存危机;高考落榜,逼人对前途渺茫……然而,有的人经此一“逼”,却像韩信背水阵中的将士,以胜过常人十倍的勇气,重振旗鼓,于无路中杀出一条新路。经商失败的人东山再起。遭遇失业者,在新的岗位上大显身手。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如英国人琼森所言:“没有经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一个人被逆境所逼,能发出神奇的力量。
  在朋友、同事、人脉关系的处理上,诗人也有很多的感悟:“平生人缘好,并无大奥妙,不垒挡道墙,多修通路桥。”他认为人要讲诚信:“自古交往靠诚信,言行一致贵重金。时人应继好传统,仁德真实心换心。”在对老朋友的交往上,他认为:“旧书越读越有神,陈酒越品越香醇。友谊之情深似海,老友相见格外亲。”在人脉关系的处理上,诗中说:“快乐真谛在,人缘充满爱。一生做好事,喜多挤门来。”以上几首诗中,诗人充满着对朋友的仁爱心和平等心。他感悟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都是人,都应当互尊互爱。每一个人都应成为一个内外双修的人。每一个人都有爱的权利,都应当得到爱。平等是人们内部世界爱的平行沟通,也是平等心的内涵。
  对心灵深处的感悟,诗人更加深刻:“心灵是块处女地,储金含银聚潜力。但得辛勤去耕耘,硕果累累何足奇。”他还认为:“人的心灵是客厅,只要你对人真诚。敞开胸怀迎贵宾,再多朋友也能容。”他还认为人要有个好品德:“财富缺失会再得,健康缺失缠病魔,高贵品德靠养成,品德一失丢一切。”从以上这几首诗中,我得出一个结论:“知道不是智慧,信息不是智慧,只有悟道才是智慧。”诗人正是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撞击,并在撞击中心灵得到了升华,才有了心灵智慧的动人诗篇。由诗人的诗,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要想具有上智,那你必须走出去,看看贫困山区的人们如何生活,看看井下的矿工如何作业,看看索马里的饥民……正像伏尔泰所说:“谁不具有他的时代精神,将会经历他的时代的所有不幸。”什么是时代精神?把活得最舒适的和活得最痛苦的人都看到了,你就能够把握了。
  有些人认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赵林溪却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请看他在诗篇中写到:“人老本是自然事,皱纹日渐写脸上。越老活得越自在,不把皱纹写心上。”他的“防老诀”说:“开怀大笑瑞气来,处处倾洒对人爱。名利诱惑心不动,不断学习春常在。”他不追求过度富裕,而只求小康乐:“饮食香甜心里悦,服饰穿戴讲美洁。居住安适宜康寿,常与大众共欢乐。”他认为老年人要永远有颗年轻的心:“沧海桑田履历行,永远愉快心真诚。激情澎湃曾常有,难得大脑特清醒。”他在“夜梦醒悟”一诗中,深刻感悟到:“人生百年不复得,多做善事留美名。”他认为:“历史如同月一轮,照亮前人照后人。聪者继往又开来,昏者数典忘祖宗。”
  赵林溪的诗题材极为广泛,有政治讽喻、时弊鞭挞、歪风愤懑,还有田园风光、放足远游、恋意诗心等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总之,世情百态无不在诗人绚烂多姿的诗文中体现出来。诗文如浩瀚江海,博大精深,由于自己理解甚浅,只能谈点粗浅看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