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在丰碑上书写历史画卷
平常人隐于心
纸质版《不列颠百科全书》将终结
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精品亮相“龙之声”文化展
笔墨纸香凝芳华
2012年03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常人隐于心
陈文



  最近又火了一个词:“隐士”,起因是记者对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们做了一系列追踪报道,成为各大媒体和门户网站上热论的头条。人们感到非常惊讶,原来在深山老林里有这么一批隐居的高人,有的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有的是房地产企业老总,有的已经功成名就,想逃离纷扰的尘世;有的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了绕不过去的挫折,选择在深山老林里清修。他们身上渗透的儒道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士人思维,以及吃穿住行都成为人们好奇的对象。
  其实对终南山隐士关注的源头应该追溯到二十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经常到中国旅行,从1989年开始了对中国现代隐士的寻访之旅,写出了《空谷幽兰》一书,2009年出版。初读本书时,字里行间对禅语的参悟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位美国人写成的,并且作者与翻译都保持了一种淡淡的味道,不那么深入与亲近,因为波特本身就曾经多次在寺院隐居,所以他就像一个游历的隐士,去探访隔壁山头上的朋友们,有些人五十年不下山,有些人活了近百岁,有些人连领导人是谁都不知道。这些修行者与波特交谈的内容主要是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对道的理解,简单而透彻。
  后来有人读了此书后,才知道距离家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山里有大约5000人在隐居,当地的媒体跟随探访者前往终南山寻访隐士,一系列的报道引起了现在的风潮,从这些报道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些醒目刺眼的词汇:“大学生”、“千万老总”、“不用手机”、“暗号开门”,有些“隐士”们过去曾经遭遇过的辞退、离婚、负债、暴富、疾病等等红尘往事是媒体最喜欢深挖掘的线索。有的记者甚至到“隐士”家里过上几天,切身感受他们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读起来,感觉完全没有了《空谷幽兰》里波特到深山里,轻扣那一个个柴门或洞口时的谨慎与谦逊,而且这些“隐士”们好像也没有了该有的矜持与脱世,附近村民接受采访时说“感觉到他们为山村带来不少收入”,可见不久的将来,如果波特再来到终南山时,再也不会有瓜田树下,一篱菊花,山路边可能充满了“修行旅店”、“桃源菜馆”和“隐士酒吧”了。
  隐士群体的出现,引发的不仅仅应该是好奇,他们简单朴素却又不乏本真的生活,也会引发我们对自身生活状态与人生追求的反思与追问。与克己清修的真正隐士相比,我们只是在珠穆朗玛峰下瞻仰的小民,只欣赏一下云端里的惊异之美就足以,不必打扰他们淡然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周末摆脱繁忙的工作去爬青云山逛逛湿地公园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实在靠不住了,就像现在很多的背包客一样,用实践来诠释法国诗人兰波那句“生活在别处”,其实安静地养活一盆花,做一道充满爱心的菜,也是心的归宿。佛说,平常心即是佛,所以小隐隐于野,平常人隐于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