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都市生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春天里,百姓的绿色行动
春季健身正当时
公开直选“好婆媳”
刷信用卡要记得设置密码
别把休闲过成病
昨晚城区已停止供暖
青州市启动群众文化展演活动
2012年03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把休闲过成病



  陈文

  最近有报道,都市人群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病症:“休闲病”。调查显示,有超过七成中国人的日均休闲时间不超过3小时(73.26%),其中8%的受访者忙碌不堪休闲时间为零,日均休闲5小时以上占比不到7%。从内容上看,中国人最常从事的休闲活动是上网和看电视。
  调查发现,不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即使幸福感受不同,中国人最爱的休闲活动都是上网和看电视,“休闲活动单一,且多从事被动型休闲活动,不利于提高从事者效率和创新”的现象,在闲暇时间经济学研究中通常被称为——“休闲病”。
  这让我联想到身边的两个朋友,他们的职业收入各不相同,却都有些类似的情况。朋友A大学毕业进入了自己的家族企业,等到权力在手后,自己就不再属于自己了。每天在车间、办公室、客户、饭局中周旋,一到周末,唯一的休闲就是关上手机与电脑,睡它个昏天黑地,任时针随意转动,星月任意交替,然而也不解乏。他经常说:“我好像掉进了一个怪圈,出去聚会也累,在家呆着也累。真正到了休假的时候,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酸,平时稍微锻炼几步,就喘得不行。”另一位朋友B则是另一个极端,作为公司白领一枚,她压力不大,早上8点起床睁眼,拿起手机或ipad看看微博,查收和回复评论转发。到公司,打开电脑,qq,msn,邮箱,豆瓣,人人网,看下最新消息和回复。晃悠到中午思考下“吃什么”这一宇宙级议题;到点下班,到家随便吃点东西,电脑一开,一边听着郭德纲一边玩连连看,或是一边看美剧一边植物大战僵尸。转眼已是快到12点,关灯钻被窝,还要拿着手机看看微博淘宝,等到12点才恋恋不舍扔下手机。本来是轻松的生活,她却任由自己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每次碰到她,她总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一边喊着“好无聊啊!”一边低头刷新微博。
  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思考或参加有意义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朋友小C则是一个积极的例子。在朋友中她可能是薪水最低的,但却是最有精神的一个。上班认认真真,下班后就彻底属于自己,养花烧菜,慢跑瑜珈,每周读一本好书,过两天研究一道新菜,每一点小成就都被她用照片或日记记录下来,生活变得枝繁叶茂,令人艳羡。
  蒙头大睡和当个“沙发土豆”在几百个电视频道中周旋,都无法真正让自己放松下来,是否拥有一定的精神生活是决定休闲质量的重要要素,但是精神生活也像物质生活一样是金字塔结构的,高级的精神修养一般曲高和寡,初级的精神生活,未必不能排遣生活的烦闷和疲累。比如在星期天把自家的小车擦得发亮,为家人烧一道充满爱心的好菜,也是会快感无比而精神充实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