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环保动态
 
标题导航
务实创新 艰苦创业 奋力推进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滨海六轮驱动力推新区跨越发展
我市中心城区再设公益岗位1800个
美化城市 清扫家园
做好四件实事 搞好三项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水润龙城惠民生
我市举行世界水日宣传活动
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座谈会举行
世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工作会在潍召开
昌乐国税优质服务架起税企连心桥
石埠派出所全力打造民生警务
2012年03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润龙城惠民生



    本报记者 韩立新 通讯员 侯月娟
  走马诸城,一处处治水风景让人注目,一桩桩惠民故事使人感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诸城市勇立水利服务民生潮头,倾心为民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让党徽闪光,为党旗增辉的庄重诺言,这里百万农村社区居民,正乘着民生水利的快车,踏上了人水和谐的快车道。
昔日“喝水难” 今天“喝好水”
  石桥子镇浩仉社区位于诸城市丘陵地带,地势高,地下水贫乏,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社区和广大村民迫切要求解决这一难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诸城市立即明确专人,争取资金30多万元,日夜奋战,打深井,铺埋管道,彻底解决了该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用社区居民的话说:“过去吃水浑苦咸,挑水还得小半天,现在吃水真简单,水龙直接到锅沿,方便卫生又安全。”
  生活在诸城农村社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于生活用水。这是创先争优活动带给老百姓最直接的受益,也是诸城市水利系统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民办实事的最直接体现。到目前为止,诸城市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建有9处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铺设供水管网7000公里,日供水规模达到15.78万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受益人口86.22万人,其中净化水受益人口27.83万人,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昔日“病险库” 今天“聚宝盆”
  皇华镇常山社区地处诸城山区,地下水缺乏,农田唯一的灌溉水源是上世纪50年代末修建的小水库,基本属“病险水库”,附近农民大都靠天吃饭。该市水利局在对西山坡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的基础上,全面发挥“党员先锋示范岗”和“城乡干部联系点”优势,对贫困户全面实施“一对一”造血式帮扶,使昔日的低产田变成了如今的高产田。
  常山社区是这个市社区居民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诸城市启动了“百库加固”保民安工程,全市6座大中型水库和107座小型水库率先在全省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同时,依托水库水源,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7118处,新增旱涝保收面积4万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新增蓄水能力267万立方米,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
昔日“荒水滩” 今天“风景区”
  “过去水脏,在城里钓鱼只能钓着玩。现在可不一样了,水清了,我们钓的鱼比市场上卖的还新鲜!”在诸城的潍河公园里,钓鱼人由衷地说。
  近年来,诸城市先后投资20亿元,对潍河等21条河流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秩序化治理,新建桥梁16座、拦河闸15座,建起滨河公园21个,潍河公园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6座大中型水库全部进行了高档次的绿化美化和景观配套,其中有3座大中型水库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一河清水两岸景、三季有花四季青”,这是诸城河道水路相依、水绿相融、水景互映、水城共生的真实写照。滨水休闲娱乐已成为诸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