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经济新闻
 
标题导航
贾平凹 我所擅长的还是写作
一把“风筝壶” 两地紫砂缘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甫忙得欲断魂
2012年03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甫忙得欲断魂



  ○陈文

  今年正值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而网络民间的“纪念”活动肯定让专业人士们大跌眼镜。最近高二《语文》人教版上的杜甫《登高》一诗配图的“再创作”红遍网络媒体和大街小巷,大家看到一脸沧桑的杜甫忽然“穿越”了:习过武,拿过刀,骑过扫帚算过命;扛过枪,种过地,贫困时期唱过戏。网友们纷纷加入这次“名人涂鸦”狂欢,李白、辛弃疾等一干名人也纷纷“中枪”。舆论也分成了若干派,有人大力批判这种“无知、浅薄、低俗”的行为,也有人乐此不疲地创作名人的“送水版”、“买菜版”、“买房版”等等,还有一干广告创意人士得到了灵感,茶叶、房子、汽车甚至游戏的广告上都有了诗人们的身影。
  其实对课本上人物的涂鸦的小闹剧可能我们童年都干过,在枯燥的课堂上开小差,把课本里一本正经的人物上添个胡子,戴个墨镜,涂个花脸,画得好的还会在全班传阅,大家笑过一阵也就过去了。兴盛的微博为这次涂鸦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快的传播速度,特别是这些熟悉的人物也激起了70、80后们的怀旧心理。其实如果仔细看网上的这些图片与点子,除了纯粹的恶搞外,很多天才的创意非常值得关注,因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不朽诗句,所以有网友应景推出了《“房”望》:“国调楼市在,城城房价深。低了楼飙泪,高了人惊心。而今已三月,屋屋太多金。白头搔更短,地中海不远。”虽然言辞有些偏激,但是如果看到如此模仿致敬之作,我想,杜公在天有灵当莞尔。
  这次“杜甫很忙”的网络事件,就像一枚冷幽默子弹,击中了当下社会人们的心理,激起了一个充满了幽默与讽刺的漩涡。在后现代的时代,当我们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喝同一种品牌的饮料,穿同样类型的服装,学一样的课本,写一样的答案,所以,层出不穷的“淘宝体”、“秋裤体”等等恶搞,都是网民们一次次自娱自乐的集体情感渲泄,解构过分强硬的经典解释,消解死板的统一论调,其实胡搞玩闹之外,也没有什么功利色彩,离现实也并不遥远。想像一下,如果忧国忧民的杜甫鲁迅们活到当下,面对这一切浮躁与喧嚣,被迫与时间金钱赛跑,被海量信息所挤压,他们的现实主义风格会不会自愿地披上一件冷幽默的外衣?
  正如人民网评论所言,与其讨伐扛水扛枪的“杜甫”,不如将更多的批判力量转移到影视文学中的“戏说”与“穿越”。毕竟大家都知道“杜甫很忙”是恶搞的符号,而“死后穿越、飞檐走壁、万千宠爱、情种皇帝”剧情却以完整圆满的形式,通过各种公共媒体渠道,在青少年群体中无知无畏地传播,反映的是一种更可怕的、单薄肤浅、缺少深层省思的精神状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