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浩俊
清明期间,一束鲜花、几片纸钱,几个深深的鞠躬或者跪拜,都能充分表达对先人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哀思,也能展现后人的孝道。因为,情是无价的。只有充满深情的怀念,才是真正的怀念,才是真正的孝顺。 然而,如今的许多祭奠行为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形式所充斥、被做作所取代。对先人的缅怀和追思,更多的不是用情、用心,而是用不着边际的物质。于是,清明不再是表达哀思的节日,而是比拼奢侈祭祀品的机会。从前些年的纸质美元、电视机、电冰箱、手机,到现在的电脑、汽车,甚至飞机,几乎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高档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办公用品,都可以在祭祀销售市场看到,且价格越来越高,越来越没有边际。 与此同时,除了奢侈祭祀品之外,每年的清明,墓穴改造也成了比“孝”的一种方式。把原本是用土地垒起的墓穴,用水泥砌起来,面前再立上一块大大的碑。殊不知,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当后人用奢侈来祭奠他们的时候,他们能感受到多少真情和实感呢?又能体会到多少真正的孝顺呢? 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孝”,从来都不是放在物质上。恰恰相反,对绝大多数老年人和长辈来说,真正的“孝”是把对先人的怀念和思念放在心里,是按照先人的要求去生活、工作和学习,体现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上。 因此,清明之际,希望每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还是把心放平和一些,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最真诚、最虔诚的情。让自己和逝去的亲人,来一次心灵对话、情感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