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逢假人满为患 票价重负难堪
拦飞机不行,换“马甲”可以?
绿树红花扮靓诸城公路
拔河比赛迎五四
昌乐供电搭建青年员工成才平台
广告
2012年04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拦飞机不行,换“马甲”可以?



  张志君

  最近与飞机相关联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先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都上演了这样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些因为航班延误、情绪失控的乘客冲入飞机跑道,硬生生逼停了刚刚落地的飞机。“螳臂挡机”的热议还方兴未艾,机场建设费抽空就换了“马甲”。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印发《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通知要求原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和原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合并成为民航发展基金。标准是,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每人次50元;乘坐国际和地区航班出境的旅客每人次90元。 
  对于“拦飞机”这一事件,意见渐趋一致:那就是“拦机维权”尽管初衷是为了维护个体权利,但却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个体权利最终也难以保障,对这样的维权方式应“法不容情”,需要依法制止和约束。事实也证明,乘客并不是天生的刁钻,只要服务到位了、诉求满足了甚至只要把话好好说了,我们还是能够理性看待、耐心等待,给予理解和合作的。既然“拦飞机”不行,那机场建设费换马甲就那么理所当然吗?
  所谓机场建设费是由广大旅客缴纳的一种费用,而基础建设基金是由航空运输企业缴纳的一种政府性基金,两者合并为发展基金之后,显然有利于资金的统一管理和使用。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一称呼的转变是换汤不换药,不,应该说内容更丰富了——50元照交,而航空企业缴纳的部分也转嫁给了旅客。机场建设费收了整整20年,这二十年里我们对此项费用的用途基本上一无所知,现在它换个称谓就可以大摇大摆地继续收费。
  民众对机场建设费的不满由来已久,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湖北和广东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地对机场建设费的合理性及收费用途的公开性表示了质疑,并呼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该项收费。显然,换了“马甲”的发展基金并没有消解这些质疑。我国的机场建设费征收始于1992年,据了解,当初征收机场建设费的初衷在于专款用于民用机场的围栏、消防、安检设备以及其他安全设施的建设,从当时国家财政困难、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而机场建设又迫在眉睫的角度,当年此举自有一定合理性。但后来所有的机场都开始征收这一费用,难免有雁过拔毛之嫌,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脚。因为机场既向航空公司收取了起降费等使用费,再向乘客收取机场建设费,涉嫌重复收费,而且收费名目本身于法无据。
  经过多年的发展,机场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最近发生的两起“拦飞机”事件说明,民航业内疾颇多,比如安全问题、发展问题、转型问题,要想促进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完善的安全设施是必要的,但这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而财政部罔顾民意,将机场建设费“更名”为民航发展基金,不但“治病无益”,反而可能激发更多的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