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
立夏之后,室外集体“供热”开始,气温一路飙升,还没来得及收拾棉被,就要开始搬风扇了,路人们也早早开始短衣短裤入夏,据天气部门统计,今年比往年平均入夏时日提前了27天。 升温的不仅是天气,还有我们的“火气”,最让人闹心的就是价格。首先是当年全国老百姓的“好伙伴”、我们小时候冬天都吃烦了大众菜——白菜突然“牛”起来了,一斤接近两元,一棵白菜15元,都顶得上一斤多猪肉了。然后就是可爱的西红柿,这种小东西一年到头也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和黄瓜一起享受一下被“捧”的滋味,今年竟然到现在也不跌价,而它在餐桌上最好的“朋友”——鸡蛋都跌价了,而它憋红了脸也不自降身价。 如何吃到便宜菜?发达的网络和微博纷纷支招,有擅长此道的网友精密计算:如果购买现在4元一斤的芸豆、3元一斤的土豆等等高价菜,一餐最少需要5元,而如果买一块豆腐,加上煤气费、调料等费用仅3元;鸡蛋每餐做两个,加上小葱等费用才1.5元,而且营养不差,高蛋白。难怪有网友调侃:“最近一下子生活好了,因为番茄比鸡蛋贵,一棵白菜比一斤肉贵。每天大鱼大肉,让我心里油滋滋的。”可爱的大学生网友们的想法更“积极”:“学校食堂以前爱包白菜馅的包子,白菜涨价了就改卖青菜馅的包子了,等青菜再涨价了包子会不会变成纯肉馅的?” 还好,大白菜毕竟不是时令蔬菜,不吃也罢,但绿色蔬菜总不能不吃,但眼下的情况是一个是“热”,冷藏需要大量用电;一个是“油”,运输费用一涨再涨,我们也只能眼巴巴地瞅着绿色蔬菜们“跋山涉水”地赶来,然后被贴上昂贵的标签。 居家过日子,需要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不奢望燕窝鱼翅海参鲍鱼,即使贵过黄金,我们也不在乎。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须臾不能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如果不能让老百姓心里踏实,那么,幸福感就会大大受挫。某日散步归来想吃雪糕,看到了小时候最经典的“雪人”雪糕,标价:两元!顿时就被打击到了。小时候的“雪人”可谓是夏天必备之佳品,胖乎乎的雪人脸头戴巧克力礼帽,最受人爱,没想到从小时候的五毛一直涨到了两块,冷饮店的老板摇摇头,伸出四个手指头:人工、成本、运费、电价都在涨,现在已经没有一块钱的冷饮了!忍痛放下“雪人”,买块方形的吧,毕竟份量要比戴帽子的足一点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