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教法
沈浩同志去世后,留下七双沾满泥土的鞋子。根植泥土,方显厚重。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组工干部往群众中去得越多,脚底泥巴越厚,就与群众感情越深厚,体察到的民情越深,为民办实事好事越多,相应地,党性也越坚强。 脚底泥巴越厚,心离群众越近。革命战争年代条件艰苦,但干群朝夕相处,鱼水情真挚深厚。如今条件好了,交通、通讯都方便,可有的干部却终日坐在办公室里读文件、看资料、听汇报,心与群众疏远,感情逐渐淡漠。脚底泥巴增厚一点,群众感情就厚重一分,心离群众便近一层。组工干部讲党性,要远离“衙门气”,要放下架子、铺下身子、迈开双脚,多去基层用泥巴洗洗脚,多坐坐群众家的硬板凳、土炕头,多与群众拉家常、道冷暖,多与群众在同吃同住中体验苦辣酸甜,在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 脚底泥巴越厚,体察民情越深。个别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出现偏差、落实乏力,多因与民意衔接不够,对民情了解不全、研究不透、把握不准。基层是民情民意汇集的“富矿”。任何通讯方式、现代手段都不如面对面、手牵手收集的民意真切、实在、全面。组工干部身上“泥土味”越浓,沉到群众中的时间越久,越能接地气、听民意。组工干部讲党性,就要多到田间地头,多让“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用真情倾听民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深入、细致、全面的调研吃透民意,使民情民意真正成为检验工作、推进落实的重要标准。 脚底泥巴越厚,排解民忧越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基层解决,党性要在为民办事中锤炼。到基层去得越多,越能感知基层脉搏。只有多到群众中去,多用脚板落地促政策落实,多帮群众排忧解难,才能体现坚强党性。组工干部讲党性,就要多到基层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多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察民之所虑,为民之所需,解民之所忧”,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做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让党性散发泥土的芬芳,在为民服务中不断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