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周兴亮 通讯员张景颇)今年2月份,国务院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要“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平台。”记者从市标准计量情报所了解到,这个“平台”日前已经在我市建成,试点工作即将启动。继被确定为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产品信息库首家试点市后,我市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地级试点市。 据了解,企业质量信用档案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实名制身份识别信息、以组织机构代码产品信息库为依托建立,以企业申请行政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的材料为档案基础,集中采集企业的基本信息及生产(制造)许可、强制性认证、监督检查不合格记录、奖励等良好行为记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违法违规记录等信息。自2010年9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产品信息库建设全国试点单位以来,根据业务不同分类,分别从现场、网上和其他方面对企业信息、产品信息及企业荣誉进行了采集,制定了有关规范和标准。目前,全市1.39万家企业和2.8万种产品纳入产品信息库管理,动态采集组织机构代码产品信息10037条,产品信息采集率86.32%,产品图片采集率达81.68%。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和企业产品“黑名单”制度的完善,为全国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