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风生水起 ◆网络密布城乡 |
青州文化“引擎”提升城市品牌 |
|
|
本报讯 (王新杰 宋健)云门山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海岱·惟青文化创意产业区、青州中国书画城、红楼梦艺术文化园、南阳河文化休闲项目……一大批规模大、品位高、带动能力强的特色文化板块和文化产业项目纷纷落户青州。以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借文化助推经济发展,用文化促进社会和谐,青州正以其独有的生机和活力,打响“文化青州”城市品牌,为古城经济社会发展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产业风生水起。为有效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和整合文化资源,青州市健全文化产业推进机制,专门制定了详细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范提升古玩、字画、民间工艺等传统文化产业,鼓励发展动漫、创意、中介服务等新兴文化业态,依靠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三方带动作用,着力培育3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30个重点文化企业、3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促进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2011年,该市文化产业核心层投入达44.5亿元,同比增长98.9%。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密布城乡。青州市以镇(街)文化站(中心)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五大文化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逐步形成了“15至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同时,为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运行,该市还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支持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机制,并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服务标准、资质认证制度、绩效评估制度、审计制度和问责制度等一系列标准制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和文化骨干的培养和教育培训,搭建起结构合理、发展均衡、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建有综合文化站13个,建成农村文化大院957个,农家书屋95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覆盖率达到100%。 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为让文化贴近民生,青州市将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广泛推广,通过举办东夷文化艺术节、新春文化艺术节、民间文化艺术节、庄户剧团比赛等“十大品牌”文化活动,实现了文化活动常年不断线。同时,该市还按照“政府买服务”的方式,举办“公益大舞台、欢乐进万家”群众文艺节目展演、“花都大舞台、我秀我风采”文化广场表演秀、“我要上花博”群众文艺节目选拔大赛等一系列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为群众搭起平台,充分释放他们的文化创造激情和活力。当地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书画文化特色,吸引了一大批著名书画家前来举办展览和讲座:刘国松现代水墨作品展、清华美院王界山作品展、中俄名家画青州美术作品展……一项项精品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