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环保动态
 
标题导航
上合组织北京峰会成果体现五“新”
潍柴:“约法三章”铸就国企腾飞之魂
倾情倾力为客户服务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雷沃麦客们的麦收生活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京举行
2012年06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雷沃麦客们的麦收生活



  □本报记者 刘建强
  通讯员 孙金燕 郑婷婷 

  几场夏风吹黄了田里的麦穗,一年一度的三夏麦收又到了大忙时节。我市的农机手们踏上南下的路途,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跨区麦收。
千里赴南阳 跋涉为麦收
  5月26日上午,诸城市贾悦镇兆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支麦收队伍整装待发。这个合作社是2008年注册成立的,目前拥有8台雷沃谷神小麦联合收割机、5台雷沃玉米联合收割机和9台大型雷沃拖拉机。社长马兆星当初驾驶着一台雷沃谷神收割机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后,一口气又买了几台福田雷沃机器,组建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带领村里人发家致富。
  这支麦收队伍一共12个人,此行由队长于秋华带队。他们合伙雇了一辆重型平板货车,将收割机运送到麦收的第一站——距离潍坊1000多公里的河南省南阳市,然后从这里开始,驾驶着收割机由南向北进行跨区麦收。
  据机手们透露,每台收割机的运输费是2000元,但雷沃谷神收割机效率高,每台车一天就能赚回运输费用。以往机手们都是开着收割机赶往河南,一路上油钱耗掉2500元,还要走上三天两夜,耽误时间不说,机器磨损也严重,不如雇车运送划算。
  下午三点钟,四台雷沃谷神车顺着高速公路从北向南一路走来,可以看见沿途的麦田逐渐由黄绿色变成金黄色。于秋华望着麦田轻声说道:“等到俺们从南边回来的时候,家里的麦田也就可以收割了。”
  由于货车驾驶室空间有限,除了司机只能坐下两个人,麦客们就坐在收割机的驾驶室里。“抢收”对机手们来说争的就是时间,早一天赶到,就能早一天赚钱。为了节省时间,麦客们雇了两名司机轮流开车,在服务区停下添点儿热水吃点儿饭,休息一会儿后接着赶路。收割机的驾驶室里放着方便面、矿泉水和火腿肠,这就是他们路上的伙食。
  经过19个小时的颠簸,运送收割机的货车在5月27日上午10点下了河南新野县的高速收费站口。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跨区机收的支持,只要持有跨区作业证,收割机或运送收割机的货车就免收过路过桥费。一路上,这辆货车共免交了1560元的过路费。
麦收忙不停 辛苦也值得
  下了高速公路后,麦客们先在路边等待他们的经纪人。原来,合作社与河南当地的经纪人签订了协议,对方要提前把当地需要机收的麦地亩数做一个计划表,这样机手们就很容易获取麦收信息了。此外,麦收期间,机手们的吃住基本上也都在经纪人家里。
  过了一会儿,来了几名中年男子,这就是他们的经纪人了,机手们和他们熟悉地交谈起来。“因为每年都是跟他们签协议,让他们给帮着联系农户,所以都很熟了。”麦客高安青这样告诉记者。经过商谈后,载着收割机的货车向一个叫王庄镇的地方驶去。
       
  到了村里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机手们一起将4台雷沃谷神收割机卸下车,检查了一下机器后,接着就开往麦地里了。麦客们基本都是“夫妻档”,每辆车再雇一名机手,和丈夫换着班开车,妻子负责收钱和量地。
  麦客高安青驾驶着他的雷沃谷神“麦客”在农户麦田里驰骋,妻子唐砚芳站在地头向记者介绍:“这是俺们的第二台雷沃谷神收割机了,第一台是雷沃谷神‘金旋风’,后来换了这台雷沃谷神‘麦客’,因为它能收获小麦玉米两用,只需换个割台就行,光这个机器一年就能给俺们挣个七八万。”
  不到半小时,这片麦子地就只剩下一片麦茬了,丰厚饱满的麦粒从粮仓里卸下。这工夫,精打细算的唐砚芳从随身带的背包里拿出计算器,和农户算起账来,“一亩55块,四亩半,一共247.5元,你就给240元吧。”
  收好钱后,唐砚芳就催着经纪人乔国峰联系下一家农户。记者问吃不吃午饭,她边在小本子上记着账边笑着说:“先挣钱啊,晚上去老乔家一块吃就行。今年行情好,一亩麦子能多收5块钱,加上这车好,作业快,脱粒干净,找俺们收麦子的人都是老主顾!”
  高安青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听合作社的人说雷沃谷神今年又出了一款GE40,喂入量比这台机器大,作业速度更快,明年俺们就准备换一台,就算累点儿苦点儿,只要能挣到钱,心里还是挺知足的。”
雨天忙检修 服务更便捷
  对于机手们来说,最担心也最无奈的就是麦收时节遇到下雨天,有时会一连两三天的阴雨,这时候他们只有躲在农户家里等着雨停。
  不巧的是,5月29日凌晨南阳市就下起了中到大雨,幸好机手们提前就收到全国三夏跨区作业信息服务中心发出的短信提醒,所以前一天晚上他们一直作业到11点才停下,尽量赶在下雨前多收一些。
  从2006年起,农业部就与福田雷沃重工合作建立全国三夏跨区作业信息服务中心,以信息化的手段为农机手们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信息中心不仅接受机手的电话咨询,每天还多次发送服务短信,为机手们提供麦收和天气等相关信息。
  到了下午,雨势稍微小了一些,机手们将自己的机器开到空地上,披着雨披拿出工具和设备开始检修。高安青告诉记者,作业时大家都舍不得浪费时间检修机器,只能趁着下雨把机器好好清理一下。他在机器轴承上轻轻擦拭黄油,妻子在旁边帮忙递工具,看得出他们对机器很爱惜。
  检修完机器后,高安青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拿起手机从通讯录里找出写着“雷沃信息服务中心”的号码拨打起来。电话打通了,原来他是询问下过雨后操作收割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挂掉电话后便紧接着动手调试起机器来。捣鼓了一会儿后,他摸着机器笑着说:“有了这个信息服务,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就解决。这样一调,明天下地干活也轻松了。”
  伴着外面的雨声,高安青和妻子拿着笔在小本子上算起账来,现在一天最少也能收七八十亩麦子,好的时候一百多亩,一亩地按50元算,除去油钱和雇人费用,整个麦收下来至少能挣个四万多块钱;等秋天再收完玉米,加上农机补贴,差不多可以换一台雷沃GE40了,那台机器效率高,关键是还更省油,保准两年就把本赚回来了……
  在雨水的冲洗下,几台雷沃谷神收割机变得格外明亮。机器收获的不仅是颗粒饱满的粮食,还给麦客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承载了麦客们对未来的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