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德燕
这是一条熟悉的街道,每天,我都要经过这条街,街道上是各色行色匆匆的人流和争先恐后的车流。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不得不快速穿梭在这条并不算是宽阔的大道上,这条路,也是送您上路的十里长街中悼念者最多的一段。自从追悼您的挽联和黑板报一出,车行变得缓慢,城市也似乎变得内敛起来。几天来,我看到收废品的大爷颤颤巍巍地俯首在看,稚嫩的孩童在母亲的带领下翘首在看,威严的军人经过时还是要给您敬一个军礼,而我,也总是带着潮湿的心情在这里驻足…… 2012年5月17日14时17分,当灵车缓缓驶过的那一瞬间,我的血液停止了流动。您年轻的永远定格在31岁的生命,让这里一片肃穆。您刚毅的脸颊上还留着青春的痕迹,就让这青春和您的精神化成永恒! 送您走后,同事红着眼睛让我写些东西来悼念您,我没有回应。一则,文字有时候是最空洞的东西,而且我又担心我的辞不达意让敬仰您的人失望;二则,在每个人都将尽量封锁自己情感的时候,已过了快意抒情年代的我,是不是显得有些另类,会不会留下出风头的口实?于是,我本准备写了,藏在内心深处,除用来教育女儿外不以之示人。但“双学双促”活动一实施,我便决定以我拙劣的文字来表达我最真挚的情感,并期盼唤起更多的共鸣。 很多时候,我们是有权利选择的,在经过理性的分析之后做出或伟大或平淡或卑微的举止,而即便是最伟大的牺牲,凡是经过了理性过滤后做出的,相对于下意识而言,都是浅层次的。沈星,您下水的瞬间,一定不曾想过,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怎样的凄凉,年轻的妻子没了您会如何度过一个个无眠的长夜,不谙世事的女儿再不能坐在您的膝头撒娇是何等的可怜。但是,您本能的一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数千年积淀的精神之根,它正在衍沃的古州大地上快速蔓延,必将枝繁叶茂、花开有声。 在道德决堤、金钱唯上的社会风气熏染下,本真的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每个人都包上了厚厚的铠甲,随时准备抵御外来的进攻,更随时准备着进行最强有力的反击。制假贩假、诚信缺失、大开职务方便之门……我们的心灵也有了极强的免疫力,充耳不闻、见怪不怪。沈星给我们心灵留下的不仅是感动、震撼,更是对我们所认可的价值观的重新认定和洗牌。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城市没有精气神,道德的大厦随时都会坍塌。在举国上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际,沈星用行动重塑了我们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奉献。 死者长已矣。无论我们如何嚎啕,都无力回天。除了追忆和悼念,我们还能怎样更好地发扬这种精神呢?世界并不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但是,世界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怀着一颗善良的心、一颗洋溢着激情的心去对待生活和工作。只有将这种精神内化为科学务实、积极履职、感恩社会、做好本职的现实举措,才是对死者最好的告慰!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是对英灵最有力的缅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