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密:让传统产业高端化 |
□推进科技创新 □打造知名品牌 □加大技改投入 |
|
本报讯(记者孙克义 通讯员王有志 王晖)在高密星宇手套有限公司新上的10条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将成品的手套装箱,准备出口到美国。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淘汰50多台旧设备,投资1000万元引进的这10条技术先进的生产线,不仅提升了手套的质量,产量也比原来提高了30%。 纺织、机械、鞋类和劳保用品是高密的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作为不可替代的刚性需求,传统产业既是高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也是高密转型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为此,高密秉持“传统产业是转型发展最现实的资源、最可靠的空间”理念,抓住技改投入、装备提升、品牌打造等关键环节,着力推动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上档升级。 作为传统产业高端化的关键,高密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开工建设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创业总部,成功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高密园区,通过建立院士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13家高等院校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大幅提升。金亿机械公司在今年农业机械市场下行的严峻形势下,依靠自主创新,推出的9款小麦、玉米改进机型深受市场青睐,预计今年销量可达1万台以上,收入过10亿元。 同时,高密一批重点企业开始从一般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通过品牌运作和创建,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作为亚洲最大的家纺生产企业,孚日集团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通过高薪聘请设计人才、打造品牌运作团队,力争两年时间把“孚日”打造成中国毛巾高端市场第一品牌,实现“孚日大家纺”在全国范围内的强势落地。 这个市还积极引导企业引进、吸收先进装备和高端技术,在纺织、机械等领域大力推广多段中水回用、工业热能高效利用等低碳新技术,生产效能节节攀升。大昌纺织、金亿机械、海宇鞋业等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设备,实现了生产工艺的上档升级。一季度,高密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9.44亿元,占到了工业总投资的90.9%。 传统产业通过高端化发展,成为推动高密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排头兵”。1-5月份,高密6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6亿元、同比增长2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6.98亿美元、同比增长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