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连线基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无职党员”好忙活
“菜篮子”铺就富民路
民生实事暖人心
“农家乐”的“农味”不能丢
2012年06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职党员”好忙活



  本报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魏守栋
  清澈溪水流经人工湖穿村而过,溪边杨柳依依,一排排别墅掩映在绿树青山中……
  炎炎夏日,走进临朐县沂山镇大关村,倒有一种清凉舒爽的感觉。这一景色秀美的现代村庄位于沂山镇中心地段,与享有“五镇之首”美誉的沂山融为一体。
  “通过新农村建设,村里环境更好了,村里盖了400户小别墅,老百姓住进了小洋楼,邻里关系更融洽了,作为村里的老党员,我应带头为村里多做点事。”69岁的于连杰老人,原在医院工作,在村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时,他任老年保健一职,组织老年人每年体检一次,并按需提供健康服务。“我会跟踪村里每个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经常提醒他们要注意哪些问题。”于连杰还经常为老年人开课免费普及保健知识。
  于连杰是大关村设岗定责的“无职党员”中的普通一员。村里根据需要共设定社会治安、民事调解、技术培训等7个岗位,有18名党员认领岗位。
  “‘无职党员’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积极热心,为村里做了很多事情。”大关村村党支部书记毛京亮告诉记者,在“无职党员”的带动下,仅去年,大关村就获省级旅游强村、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大关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只是沂山镇新农村党建的一个缩影。据沂山镇党委书记傅士建介绍,沂山镇拥有114个建制村,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模式的达70多个村。
  贺家洼村是当地最早开展“无职党员”实践的一个村。根据“无职党员”的特长,村里设有民事纠纷调解、治安维护等11个服务岗位。“把村里需要有人管的事设成岗位,制定职责,然后让这些‘无职党员’根据自身年龄、能力等自选岗位。”贺家洼村支部书记张培亭说。
  在村头,记者碰到“无职党员”张少乐时,他刚给村里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完发。“虽然比以前忙了,但作为党员,我能用手艺服务乡亲,累点不算什么。”他说。
  “特别是一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其他人不愿意帮他们理发,但张少乐从没有推脱过,他还上门服务。”说起张少乐,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
  “无职党员”在贺家洼村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贺家洼村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以村支部为核心,引领村民持续推进“拆违、治乱、整地、植绿、造景”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了村级保洁经费“三级共担”、镇村“共聘共管”等长效管理机制。
  贺家洼村有1000亩西瓜大棚,这片大棚西瓜的成功栽种功劳属于“无职党员”杜卫平。杜卫平退休前是村里的科技小组长,他申领的是“农技示范”岗位,通过建西瓜大棚发家致富,在试种植成功后,把经验介绍给村民,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使全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为群众又找了一条致富路,增加村民收入1200多万元。
  通过设岗定责这个途径,各村党支部逐步加强了对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有效管理,为离退休干部党员施展才华发挥余热搭建平台,使老干部党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