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斤韭菜卖到四五十元;4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的深加工农副产品出口到日、韩、美、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达3万人;北起吉林、内蒙,南到福建、浙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有它的蔬菜生产种植基地……它就是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出口重镇、被誉为菜篮子的安丘市凌河镇。 精深加工趟出致富新路 在鑫盛食品公司,总经理刘世礼的手机响个不停,业务电话一个接一个。作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里主要生产冷冻蒜泥、姜泥、草莓等农产品,其年加工生产能力已达3.5万吨,冷储能力达1.8万吨,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十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给大葱扒皮,给大姜洗泥”,产品的利润最大化都让外国人赚走了,公司只是赚个粗加工费。而今,经过走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路子壮大后的鑫盛食品公司,在凌河镇食品工业园拥有了自己的现代化加工车间和办公室,工人达到300多人,季节性工人600多人。 企业发展了,周边百姓也跟着受益。“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心里自然高兴。”凌河镇后松园子村的韩瑞平是鑫盛食品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工作的月收入已达2500元左右。 组成合作社产出有机菜 地处平原的凌河镇慈埠村,长期以来以种植蔬菜作为主导产业,但种植的都是传统品种。“大路货,没特色,价不高,忙活一年赚不了几个钱,还累得要命。”提及往日的蔬菜种植,慈母山有机蔬菜生产合作社的一位社员如是说。 为改变现状,慈埠村组织村民向优质安全高效的有机蔬菜进军,组建了慈母山有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部按有机标准要求种植韭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如今,慈母山牌有机菜已申请山东省著名商标,社员亩收入达3万多元。“种菜省心了,赚钱还多了,心里当然高兴了。”今年64岁的慈埠村村民潘庆武高兴地说。 凌河镇党委书记牛茂荣介绍,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凌河镇将继续在精深加工、园区发展、品牌推介上狠下功夫,着力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当地农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凌河镇正从发展菜篮子经济中走出一条富民路。 记者王冠华 通讯员刘京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