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强实力 ◆产业园区增活力 ◆政务环境添合力 |
昌乐优化发展环境积蓄赶超动力 |
|
|
本报讯 (邓有峰 高伟仁)近年来,昌乐县积极营造良好发展软环境,不断强化内在动力,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园区、转变干部作风方面出重拳、用实招,打造了服务高地、成本洼地、创业福地,为富强生态幸福新昌乐建设积蓄了强劲赶超动力。 “巢”好“凤”自来,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吸引企业入驻的前提。昌乐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发展搭建舞台、拓展空间。按照市委、市政府“昌乐要加快与潍坊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构筑紧密城市圈”的部署要求,确立了“以宝通街为中轴,北优南拓,西控东接,新老城区配套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组团式建设,集约式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新城区的建设拉开了城市发展的大框架,重点向南、东南方向拓展,加快推进宝通街、丹桂滨水景观带两侧以及寿阳山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内的开发建设。今年以来,昌乐县还突出抓好商务社区、文化中心、城西污水处理厂等民生项目和鲁昱绿城等107个开发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4亿元,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 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过程中,产业园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昌乐从县域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出发,坚持“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先后规划建设了蓝色经济创业园、城南光电科技创业园、乔官高档板材创业园、营丘机械制造创业园、红河出口食品创业园、鄌郚乐器创业园6个专业园区,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层次递进的园区发展新格局。蓝色经济创业园以县经济开发区、北关创业辅导基地为基础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主要建设海洋防腐新材料、海产品深加工、海洋机械装备等项目。今年以来,园内新落户海洋石油化工用仪表仪器、自动机械装配等项目15个,总投资25亿元。城南光电科技创业园以光电项目为主,主要建设海洋生物补光照明设备项目,目前已聚集华明电子、华光电子等6家光电企业,近期又与山东睦德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设EMI高导电柔性屏蔽材料项目。 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一个地方最大的品牌。要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就要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昌乐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明确规定县级领导、机关干部每年在基层工作时间不少于150天,2359名机关干部与2274个农户结成对子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该县领导干部精文减会、轻车简从,真正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开展领导“大接访”、干部“大下访”活动。目前,全县各部门、镇街、科室提报“走基层、办实事”项目286项,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所有部门单位全部落实包靠任务,并从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60名优秀机关干部到后进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点对点搞好服务、面对面解决问题。同时,加快效能政府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基层延伸工作,精简审批和收费事项26项,减少行政和非行政审批环节42个,办理时限压缩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