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爱梅
2007年,作为新任政协委员,我参加了寿光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分管提案工作的领导向全体委员通报了上届的提案情况,对政协委员积极撰写提案提出新期待。会上还对上届优秀提案、优秀提案人大张旗鼓地进行了表彰奖励,同时就提案知识进行了专题辅导。 这一切大大激发了我们的热情。在新闻出版体育组,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我们大胆地提出一个建议: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区东移,应该有一个与城市相配套的市民运动和健身场所——体育馆。当时的主提议人马玉荣是寿光一中体育部主任,她从事体育教学多年,会前广泛征求过很多人的意见。她提出此议后,我们组的委员展开热议,纷纷发表意见,之后大家签上名字。同时提出的还有诸如城市交通、市民文化等方面的提案。会议结束前,提案委向全体委员通报提案审查立案情况,我们的提案被立案。 会议结束,我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半个月后的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原来是提案的承办单位对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向我们进行逐一反馈回访。他们把提案办理情况详细地对我们进行了介绍,该提案转办后,寿光市委、市政府各级会议层层研究并经专家论证,确定把我们所提的体育馆建设纳入新城市发展规划,迅速立项建设。承办单位的同志对我说,如果还有什么意见建议,请及时告知他们,并随时接受我们的监督等等。我的心里充满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自豪感,因为我们的提案被如此重视,并能真正为人民群众带来好处!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接到通知,承办单位请我们去现场查看市体育馆的选址情况。在现场,我了解到,体育馆立项后,提案承办单位从选址、建设进度等各个方面,都请委员们参与,开放式地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 当然,这样大的城市战略性举动,并不完全是一个提案就能彻底决定的,但这些代表各界呼声和愿望的提案,使得一些动议加速,发乎民意,顺乎民心。 从此之后,每次政协全体会议前,我们组各委员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倾听各方面声音,会议期间都会认认真真地提报提案,并对每件新提案都抱着期待和憧憬。 (作者系寿光日报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