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君
每当陈凯歌拍一部新片,质疑的声音总是此起彼伏:《霸王别姬》耗尽了他一辈子的才华,他早就江郎才尽了,又一烂片无疑,按照这一逻辑,那么《搜索》也不例外。但当我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竟然被自己心中的满意撼动了,这次《搜索》,陈凯歌放下身段,不想挽回什么也不想证明什么,而是踏踏实实讲了一个故事。 电影《搜索》脱胎于小说《请你原谅我》,在电影开拍之际,我抢先把小说看了一遍,说实话,我觉得这是今年看到的最残酷的书,看完之后对整个媒体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失望;而《搜索》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残酷的电影,它的残酷源于它并未浓墨重彩却依旧惊心动魄的现实,网络暴力杀人诛心,残酷有余。《搜索》全面展现了媒体时代的众生相,在众生相聚相散中,起因是突然得知自己淋巴癌晚期的高圆圆拒绝在公交车上让座,实习记者王珞丹很有新闻敏感地用手机拍下,社会新闻记者姚晨大肆炒作高圆圆“墨镜姐拒让座”事件,从而引发了一场蝴蝶效应,各方人士纷纷登场,事件的走向逐步失控,当事人的命运也发生极大逆转。 在《搜索》剧情的发展过程中,两个人物最为核心,一位是姚晨饰演的电视台记者陈若兮,她承载了社会的批判功能,这位强势的女性利用自己的职业敏感,投舆论所好、推波助澜、煽动网民,甚至公器私用,为了在职业上获得晋升机会,无形中将另一名受害者生杀予夺,自己最后也反受其累。另一位是高圆圆饰演的都市白领叶蓝秋,一切风波由她而始。影片没有提供高圆圆之前的性格特征,但是“不让座”事件之后,我们知道她只是一个精疲力尽的女人,一个被网络妖魔化了的一个女人。无处不在的媒体,让公权力与私权力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隐私不再成为个人问题,媒体、同事甚至朋友都形成了令人畏惧的人肉搜索系统,其中每个人都很幸灾乐祸,这些将她推向了不可避免的死亡。 片中的陈若兮有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我们追求的是新闻的真实,可真实往往以意想不到的姿态呈现,到底什么是真实?她用如此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这个逐渐真假难辨,是非模糊的社会。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仰仗媒介,往往是媒体呈现给我们什么我们就相信什么,我们变成了无法明辨是非的“庸众”。每当事不关己,我们都是冰冷的,试想就算主人公没有罹患淋巴癌,她的命运也只能是死亡,而幕后推手就是失却了底线的网络暴力和失去了悲悯之心的乌合之众。当网络的暴力在暗夜里露出它的狰狞时,坐在电脑前,你我的盲从才是助纣为虐之手。 所幸,陈凯歌并没有让悲剧故事裹上煽情的外衣,而是让其兼具冷酷与温情,片中没有去渲染死的痛苦和悲惨,而是展现了高圆圆离开前艳丽的美,这些小清新片段和网络冷暴力的残酷,都很巧妙地化作了导演对这个故事本身呈现的一种反讽状态,让影片显得多了一分现代城市电影少有的黑色冷幽默气质。除了这些形而上的感慨,最后说一句,陈凯歌把高圆圆拍得那么美,那么好,那么绝望,那么绚烂,那么热烈,赵又廷不爱上她才怪呢!
|
|